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0日电 为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今年以来,什邡市雍城街道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模式,联合公安、城管及基层自治力量,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辖区交通环境实现阶段性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立体化整治,构建交通治理新格局。雍城街道实施“劝导+执法+服务”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科学布局8个劝导站点、配置11名交通安全劝导员,由城监中队、(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联合专班,采取“早晚高峰潮汐值守+平峰时段机动巡查”工作机制,聚焦交通主干道、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针对非法加装遮阳棚、摩托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等突出隐患开展精准治理,构建起“网格定责、动态覆盖”的立体管控体系。目前已累计柔性劝导150余人次,现场整改轻微违规行为200余起,实施全域道路动态巡查80余轮次,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筑牢文明出行新风尚。
隐患清零行动,筑牢道路安全生命线。雍城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树牢“隐患即事故”的底线思维,投入7.7万元专项资金对辖区道路开展全覆盖、精准化治理。通过建立“一患一档”动态台账,对61处风险点实施靶向治理:在道路安全设施升级改造中,增设震荡减速带52米、广角凸面镜6组,安装交通警示标识标牌26处,修复病害路面196平方米;同步推进交通标线系统优化工程,施划禁停黄线4处、立体斑马线6组,新增标准停车位12个,完成窨井盖防坠改造23处。通过交通安全“硬件+软件”双提升,实现道路安全系数跃升,让群众出行“脚下安全”更有保障。
全域化宣传,奏响文明出行最强音。雍城街道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构建起“人人都是宣传员,处处可见宣传语”的宣传格局。线上充分发挥15个村(社区)90余个微信矩阵群效能,精准推送交通警示案例360余次,覆盖2万余名群众;线下活化宣传载体,在8个行政村启动“乡村大喇叭”工程,每日早中晚定时播放方言版安全提示,让安全知识“声”入人心。同时在客运站、农贸集市等重点区域开设“交通安全宣传摆摊”8场,设置景观化宣传标语16处,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1500余份,通过“案例警示+互动体验+方言科普”的立体传播,推动交通安全意识深入千家万户,实现宣传教育全域覆盖、精准触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