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1日电 (王贵宏 黄平)5月1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担的“泸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2025年优质粮油‘育繁推’一体化服务”项目进行了油菜田间现场测产验收。现场实收测产结果达每亩217.58公斤,油菜单产实现重要突破。
在位于四川省泸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方洞镇陈田村的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沉甸甸的油菜荚挂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奏响丰收的序曲。只见几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收割油菜,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在齿轮飞速转动间,一株株油菜被迅速卷入机器。
“它这个成熟度是自然成熟,没有打催熟剂,落黄一致性挺好的。它的主序和分枝不是太长,中等长度,株型结构也可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油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蒲晓斌和其他专家在实地查看油菜长势时作着交流。
本次油菜示范面积约160亩,选用了集抗性强、耐密植、高产量、高油酸等特点于一体的“福乐油2号”。该品种还具备抗倒伏、耐裂角、适宜机械化作业等优点。测产现场,专家组实地查看油菜长势,并进行实收测产。经过目测检查、一段机收、面积丈量、脱粒称重、取样去杂、测定水分等一道道工序,最终,该品种实测结果达每亩217.58公斤,表现优异,为下一步的大面积推广注入了新动力。
“今天,我们实测的亩产是217.58公斤,较泸县去年全县的平均亩产194.5公斤,这基本上就增产了10%以上,效果挺好。”蒲晓斌介绍。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丰产性好,且宜机化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福乐油2号”的推广应用。
“我们今年在泸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了粮油的'育繁推'一体化技术服务项目。在油菜方面,我们引进了120个油菜品种进行筛选,配套了我们的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以及高效绿色油菜栽培技术,成立了泸县现代农业园区的粮油专家工作站,共同为我们泸县的粮油产业保驾护航以及科技赋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经作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峰说。
据悉,泸县优质粮油“育繁推”一体化服务项目通过“院地企”协同合作机制,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共建泸县杂交油菜高效制种基地,开展杂交油菜高效繁制种工作,率先形成“川南地区杂交早熟油菜高效繁制种技术体系”,为强化全省油菜产业“育繁推”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示范。
近年来,泸县不断推进油菜优质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组织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带动全县油菜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当前,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约26万亩,预计油菜籽产量达5万吨,在全省各区县名列前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