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关键在人。5月14日,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德阳市礼遇“工匠”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及“德阳工匠”的示范作用,推动德阳市高质量发展。
在奖励优待方面,德阳市总工会联合市经信局、市人社局,每两年精心培育50名“德阳工匠”,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通过“德工家园”APP发放“德阳匠心卡”,为工匠们提供出行、生活、购物等个性化优惠福利,让工匠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发展路径方面,德阳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德阳工匠”倾斜,鼓励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晋升和发展机会。支持符合条件的“德阳工匠”优先参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并推动他们到技工院校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工匠与企业约定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给予适当经费支持用于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实现企业与工匠的双赢发展。
在助力人才培养方面,德阳大力支持“德阳工匠”领衔组建“创新工作室”,在申报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时给予重点扶持。对获评德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分别给予1万元(普通)和5万元(示范性)的一次性创新经费补助,鼓励工匠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产业工人提升技能水平。
此外,德阳还在各类评优评先项目中对“德阳工匠”重点倾斜,通过全市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崇工匠的浓厚氛围。同时,为“德阳工匠”提供便捷就医服务,德阳市总工会每年为他们赠送职工互助保障,解决工匠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德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市出台的这些礼遇“工匠”措施,从物质激励到职业发展支持,从平台搭建到社会荣誉赋予,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工匠人才提供了保障和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更将激发广大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德阳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