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9日电(段博朝)近日,浙江大学四川昭觉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教育火种点亮彝乡希望,知识春风润泽昭觉未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与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走进四川省昭觉县,在见证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迈进的同时,聚焦教育领域,通过助教等多元行动,为彝乡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教育帮扶,多元实践赋能成长
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曾受限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此次实践中,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团将教育振兴作为重要方向。在昭觉民族中学,实践团针对初一初二部分学生,开展班级助教、拓展课堂及专题讲座等活动。助教小课堂为学生知识学习点亮微光,拓展课堂助力学生拓宽视野、挖掘潜能,专题讲座则引导学生探索内心、规划人生蓝图,多维度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涵养学习兴趣。

团队协作交流,总结反思促发展
实践收尾阶段,昭觉实践团开展工作汇报与团队例会。工作汇报涵盖实践活动全程,团队依据实践数据与经验,提出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建议,汇报了团队工作,同时商量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线上支教工作。团队例会则聚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成员们围绕教学衔接、团队协作短板等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探寻解决方案,以完善团队实践模式,提升后续帮扶效能。


传递心意温情,搭建梦想桥梁
实践期间,昭觉实践团还通过多样方式传递心意。成员们精心准备书籍赠予学生,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承载着浙大学子的深情厚谊与期许,跨越山海来到彝乡,助力昭觉中学学生打开知识大门、激发思考,为逐梦奠基。
成员感悟:以青春之力,筑教育之梦
参与实践的成员们收获颇丰。有成员表示,此次支教是宝贵经历,作为“老师”的社会体验,让其感受到昭觉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体会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成就感。实践团深入基层与当地师生交流,通过传递知识、开展活动助力教育发展,这不仅是对彝乡教育现状的深入洞察,更是对未来教育帮扶的期许。成员们从浙江大学汲取的精神,将化作知识与梦想的桥梁,持续向彝乡传递温暖与希望。
浙江大学四川昭觉社会实践团此次活动,以青春行动响应教育振兴号召,在探访彝乡中,为基层教育添砖加瓦。未来,期待更多青春力量投身此类实践,助力乡村教育与发展迈向新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