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刘灵贝:一碟烧腊里的世道人心与时代回响——评方言小品《第八碗烧腊饭》
2025年07月25日 10:4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2025年6月17日下午,在四川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的舞台上,作为第五号作品亮相的四川方言小品《第八碗烧腊饭》,以街头巷尾一家寻常烧腊店为故事场景,用麻辣鲜活的四川方言,端出了一碗笑中带泪、滋味醇厚的“人间百味”。这部作品巧妙地结合“新媒体监督”、食品安全、诚信经营等社会热点,在嬉笑怒骂间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展现出温暖的精神内核。

  一、“新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

  剧中“好吃珍珍”作为自媒体博主,其曝光行为导致连吃八天爱心饭的男子店铺倒闭,揭示了数字时代“指尖正义”的巨大能量。作品直击食品安全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肯定媒体监督的必要性,同时借男子“配合检查仍被迫关闭门店”的控诉,引出关于监督尺度与程序正义的深刻问题——当自媒体以曝光为监督手段时,是否应当为被监督者保留一定知错能改的空间?“好吃珍珍”最终的自我反思,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即在坚守底线的同时,要探索更具温度、留有整改余地的曝光方式。

  二、“真材实料”为餐饮业信条

  “货真价实、真材实料”不仅是烧腊店的经营准则,更是餐饮行业人的精神基石。烧腊店夫妇在爱心饭可能亏本的困境下,仍坚持保障饭菜品质与施行爱心善举,其形象体现了诚信、友善等宝贵品质,是“真材实料”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反观那位连吃八天爱心饭的男子,其餐饮店因曝光倒闭,惨痛经历固然引人同情,但痛苦根源在于他曾偏离了“真材实料”之本。他在失败后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下定决心重新出发,烧腊店夫妇以“壮行饭”接纳并鼓励他东山再起,用诚信的态度助人重拾诚信。这碗饭,是对餐饮行业根本的坚守,揭示了唯有始终坚持“真材实料”,餐饮店才能在市场风浪中立足并重生的真理。

  三、“爱心饭”呈现出公益困境

  免费爱心饭引发的经营压力,刺中了民间公益可持续性的核心难题。烧腊店女店主内心对于免费爱心饭亏本的“不是滋味”绝非吝啬,而是面对现实经营压力的无奈。作品通过烧腊店男店主对矛盾的调解、众人最终的和解与扶持,弘扬了与人为善、帮人帮到底等精神。这碗爱心饭的意义由此得到升华,它不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体现了真正的民间公益力量是在理解、包容与鼓励中传递爱心。

  《第八碗烧腊饭》以方言为本,通过喜剧的方式,体现了对舆论监督的反思、对诚信价值的坚守、对公益困境的理解。在观众的欢笑与沉思中,作品告诉我们:餐饮行业人唯有用真材实料立身,以宽厚良善待人,才能让赚的每一分钱都踏踏实实,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成为照亮他人,也温暖自己的希望之火。(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刘灵贝,指导教师李明)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