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南充南部:麦冬长势喜人 乡村振兴开新路
2025年07月29日 13: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9日电 (高林阳 何洋)近日,在南部县万年镇子龙村种植中药材麦冬基地里,太阳光线与灌溉用水形成的水雾相交,折射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里藏着子龙村村民的“致富梦”,也饱含着党员干部的一往情深。

  2023年9月,刚过不惑之年的南部县纪委监委驻住建局纪检监察组长姚春,被下派至子龙村担任驻村工作第一书记以来,他的梦想就是让子龙村西河边上的沙地里长出“金宝贝”。

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麦冬长势。 何洋 摄

  增加群众收入,就得种出适合本村实际发展需求的经济作物。姚春和国家工信部下派的选调生张琨、村支部书记汪德坤为此发愁。

  “驻村就要驻在群众心坎上,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姚春满怀信心地说,刚到村上不久,他们通过遍访村情,在村子西河边土地里,发现一片长势喜人的野生麦冬,一时让他们欣喜不已。

  根据《本草纲目》描述记载,四川生长的麦冬品质优等特点。子龙村种麦冬具有优越自然条件,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立即联系咨询中药材行业专家,专家一致认为村里适宜种麦冬。麦冬市场价值极高,野生麦冬可以卖到每斤数百元,亩产可以达到2000斤左右。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商议下,并征求群众意见,经反复论证后,今年5月,该村决定发展种植麦冬100亩,其中85亩发展野生麦冬,15亩人工种植麦冬。

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麦冬长势。 何洋 摄

  该村发展种植中药材麦冬的消息传开,子龙村一名村民在北京为村上麦冬提前找到了销路,野生麦冬市场订单供不应求。这样的产业发展势头好,让村里干群看到了希望。

  产业发展,纪检先行。近日,面对干旱少雨天气,在该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由1名村干部和加1名村队长轮流值班抗旱抽水灌溉的工作机制。“麦冬长势好,将是个丰收年啦。”看着被灌溉的麦冬长势喜人,村民都乐开了花。

  为了确保种植中药材这个项目落地见效,南部县纪委监委对种苗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监督,防止出现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在种植管理过程中,督促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信息对接,对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的检测力度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从农田到市场”规范运行。

  “南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中药材发展模式。”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斐说,南部县构建农业“3+2”产业布局体系,在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多元化种植、加工、产销上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以质优、量足的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