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这家驻川央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以善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2025年08月01日 15: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日电 题:这家驻川央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以善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作者 李洪

  近日,在四川绵阳养马峡湍急的河水中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驻川央企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员工曾世文激流勇救落水儿童后,力竭溺水幸被救回,其救人英勇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从汶川地震抢险救援到雅安地震抗震救灾,从结对帮扶南部县脱贫攻坚到教育帮扶马边县三河口小学,从节水节电保民生到助农扶农救山火,其员工从被评为“见义勇为模范”到被授予“最美德阳人”称号,再到近期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曾世文,每一项义行都是崇德向善的生动实践,每一个善举都彰显了西南石油工程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牢记“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持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发挥典型榜样力量,以“义行善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地方居民送来感谢锦旗。李洪 摄

  播撒向善的种子

  善举绝非出自偶然,道德的种子早埋心间,恰当的时机才会破土而出。

  “我们与18名困难留守儿童签订了一对一爱心结对卡,开启了一段长达8年的温暖陪伴,帮扶的孩子全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无一人失学辍学.....”今年5月,在该公司“对话新青年”直播活动暨“石理春风”青年故事会上,志愿者曾源分享了她多年来从事教育公益的感人故事,讲述了爱与希望相互传递的温暖经历。

  长期以来,该公司以“七有机制”为抓手,通过常态化职业道德教育与榜样引领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教育,常态化开展企业文化故事会、“石理春风”宣讲和榜样分享会等活动,打造“指尖课堂”,用员工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在员工的心中播下“向善”的种子。

教育帮扶捐献爱心款。李洪 摄

  浇灌向上的力量

  盛夏时节,员工书屋书香涌动。从党员活动室到员工书屋,再到读书分享会,工余时间,总能看到员工们因书而聚,在阅读中汲取新知,在书香中浸润心田。

  “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读书沙龙上,该公司90101井队的00后钻井技术员王猛分享说。同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该公司各党支部组织开展的读书分享会上,全员阅读场景既是该公司员工耕读传统的生活日常,更是该公司大力推进“文化润心”工程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该公司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价值引领,在新入职员工培训、干部轮训、业务专业学习等各级各类培训中设置“大思政课”;在基层队(站)等场所设置文化长廊,并通过举办职工文艺汇演、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榜样力量”颁奖现场。李洪 摄

  散发温暖的光芒

  “感谢中石化的叔叔阿姨们,我长大了也要向你们一样回馈社会。”“我想做一名导游,去到好多地方,给别人讲解那里的知识。”“我长大了要考大学,然后去当一名老师,让更多的人也能考上大学。”……

  今年7月,当四川乐山马边县三河口镇小学的学生们,在参加“走出大山看世界”教育帮扶研学活动后,用质朴的语言畅谈他们的梦想时,该公司两年来的教育结对帮扶成效在此刻更加具象。

  除积极参与教育帮扶外,该公司员工还有连续8年投身“手拉手”乡村教育志愿服务、连续13年看望照顾军属遗孀老人、拾金不昧5万元现金后坚守20小时归还失主、在新疆沙漠及时救助遭遇交通事故伤者、在绵阳火车站救助突然倒地晕厥的老人、经常性帮助村民灭火取水解难题等等不断涌现的善行义举。

教育帮扶研学活动现场。李洪 摄

  清风徐来,文明花开。在厚植崇德修身沃土、共育向上向善风尚的持续推进中,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广大员工接力传递善行义举的爱与力量不断壮大,团结奋进的精神伟力不断释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