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简阳:“无障碍就医”模式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2025年08月09日 13: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吴平华 郑玥岚)近日,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疑难病诊疗中心,一名听障患者用手语向医务人员表达着感谢。该院通过5G远程手语翻译,为这名患者完成从问诊到取药的全流程诊疗服务。

5G远程手语翻译。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这得益于简阳市残联联合简阳市人民医院推出的“无障碍就医”模式。据悉,聋哑患者就医存在诸多难题,如沟通不畅、流程不熟、环境焦虑等,甚至有人因此延误治疗。为破解残疾人就医困境,简阳市残联积极与简阳市卫健局对接,成立卫健部门、残联部门“双牵头”的领导小组,确定简阳市人民医院作为首批残疾人就医便利服务的试点医院,医院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为残疾人提供预约挂号、专人导医以及出入院“一站式”等服务;同时,加强住院残疾人患者服务,优化线上线下流程,特别是为老年人和无法使用智能手机预约挂号的残疾人,设立绿色通道,目前,已累计服务人数达到160余人次。

为残疾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一直以来,简阳始终将残疾人事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通过创新“无障碍就医”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关爱服务等举措,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幸福,触手可及。

  简阳市将进一步推动全市42家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为残疾人就医提供便利化服务,鼓励引导民营医院参照实施,推动全市综合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现残疾人就医全程“无障碍”。

  推动“无障碍就医”工作落地落实,只是简阳市全方位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我们要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在简阳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简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简阳市以“三个坚持”为抓手,以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持续打造“15分钟康复服务圈”等品牌项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

  目前,已累计资助超4万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为近2万名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各类补贴超1.2亿元。实施临时救助和特殊困难救助,通过“敲门行动”走访残疾人家庭超5万户,解决各类需求超1000个。为超8000名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安养补贴。优化和改善助残服务机制,依托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专区,为外地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线上办理服务,通过“一网通办”为残疾人全程代办换证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康复服务全面深化,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9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法律顾问服务活动,邀请法律顾问为残疾人提供现场咨询,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米”。

  从5G手语翻译架起“无碍”就医的桥梁,到“敲门行动”叩响万千残疾家庭的门扉;从“15分钟康复服务圈”织就的健康守护网,到“跨省通办”精准对接的暖心服务....。.在简阳,助残事业正以看得见的温度、摸得着的质感,书写着民生答卷。简阳用系统化的服务体系和精准化的帮扶举措,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沐浴在“春天的事业”里,绽放属于自己的人生光彩。未来,简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引,用更多暖心举措让残疾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