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1日电(吴平华 曾钰茹 陈丽)近日,走进位于宜宾叙州的大唐四川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现场,只见一排排大型储能电池映入眼帘。值班人员正顶着烈日,对冷却系统、电池舱等重要设备进行精细化巡检。

“针对高温异常天气,我们提前获取高温预警信息,实施‘特巡+精检’制度,对重点设备增加巡检频次,对设备进行高温适应性检查,重点测试冷却系统、电池舱、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参数,确保满足高温工况要求。同时合理调整充放电策略,避开高温时段大功率充、放电,减少设备在高温下的负荷压力。”大唐(宜宾)新能源有限公司汇能储能电站运维值班人员石鑫介绍道。

据悉,该项目为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储能区分为4个区域,由40台磷酸铁锂电池舱和20台升压变流一体机组成,共计20个储能单元。储能电站运行模式为低谷段充电、峰段放电,枯水期“一充一放”,在电网用电高峰期间进行“两充两放”,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夏电力稳定供应。
大唐(宜宾)新能源有限公司汇能储能电站技术管理人员江辽表示:“当前中国大唐在川承担了四川省十分之一的用电需求。近期全省持续晴热天气,用电负荷攀升,电站增加了尖峰放电时长,进行‘两充两放’,充分发挥储能电站在用电负荷高峰时段顶峰能力。我们在高温大负荷期间会加强全站设备巡视检查,特别是对冷却系统运行情况的检查,及时组织隐患排查,确保安全供电。”
据介绍,大唐四川宜宾汇能储能电站7月储能设备利用效率达到85%左右,完成56次充放电循环。电站单日最高放电量达到35万度,大约相当于支撑了35000户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据悉,大唐四川宜宾汇能储能电站项目于2024年12月29日全容量并网投产,占地约27.5亩,总投资2.45亿元。装机规模为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路径,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也是中国大唐在川首个独立储能电站。电站设计年放电量约4000万kWh,完全充放电次数不低于250次,年利用小时不少于500小时。每年可节约火电标煤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4万吨,该项目不仅为叙州区能源稳定供应保驾护航,更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