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专属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蓉家保”启动2025年参保
2025年08月13日 11: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3日电(杨晓军)为积极回应市民对家庭财产保障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助力城市社区治理,切实提升安居蓉城的生活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全国首款、成都市专属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障项目“蓉家保”2025年度参保12日全面启动。

  相较2024年,新一年“蓉家保”不仅首次实现零免赔,还新增了更多保障项目和居家服务,其中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的“新市民收入补偿”首次纳入保障范围,通过精准覆盖新业态从业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住院导致的收入损失,以误工补贴形式进一步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风险兜底能力。

  在延续“广覆盖、普惠性”核心定位的基础上,2025年“蓉家保”持续以全年最低69元起的价格为成都家庭提供全场景风险保障,进一步夯实城市居家安全治理基础。

“蓉家保”相关宣传海报。“蓉家保”共保联盟 供图

  三年服务超54万家庭 2025年参保通道全面开启

  据了解,“蓉家保”由监管部门全程指导、行业协会统筹协调,联合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联盟,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共保、市场运作”的可持续模式。自2022年启动以来,这一成都专属的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障项目始终以国家金融政策为导向,是保险业参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蓉家保”连续三年服务超54万户成都家庭,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为住房损失、人身意外、生活风险等居家场景累计赔付超千万元,提供开锁、疏通、家电清洗、在线问诊等居家服务频次累计超8000次,在全市发放居家风险减量设备超6万个,有效填补了成都市民居家保障缺口,成为健全城市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一环。

  2025年“蓉家保”参保工作于8月12日启动,至10月31日截止,作为城市专属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障,“蓉家保”覆盖对象包括成都本地居民及新市民,保障房屋类型包括自住房、租住房和代管房,同一参保人还可为最多3个房屋投保。参保渠道可通过微信进入“蓉家保”官方公众号,参保已全面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服务全覆盖”。

2025年“蓉家保”产品启动会。“蓉家保”共保联盟 供图

  零免赔破壁垒 服务与保障双维度扩容

  2025年“蓉家保”以“保障更全、服务更优、门槛更低”为目标,核心升级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保障项目零免赔,实现历史性突破。2025年“蓉家保”首次取消保障项目500元或10%免赔额,用0免赔政策覆盖住房主体、室内装潢、家庭财产、人身意外、第三者责任等保障责任。例如,因火灾导致住房损失8万元,往年需自担10%免赔额(8000元),今年起则可全额获赔8万元;管道爆裂致第三方损失3000元,往年需扣减500元免赔额后赔付2500元,今年起将全额支付3000元,大幅降低理赔门槛,全面提高获赔金额,进一步缓解居家损失压力。

  第二,居家服务高频化与场景化延伸。2025年“蓉家保”参保保费不变,普惠版69元/年,延续每年2次免费开锁、管道疏通服务,覆盖大成都全域,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工作日),解决居家应急需求;尊享版169元/年,保障和服务持续升级,新增“家电全拆解深度清洁”,8类高频使用家电从表面清洁升级为核心部件拆解除垢;同步增加“电动自行车头盔”等风险减量装备,将保障从“居家”延伸至“出行”,适配城市居民高频通勤场景。

  第三,双版本保障范围精准覆盖。69元/年的普惠版保障范围囊括住房主体保障100万元、室内装潢及财产各10万元、高空坠物第三者责任25万元,覆盖基础居家风险;169元/年尊享版住房主体提升至200万元,新增新市民(快递/外卖/网约车人群)住院误工补贴(100元/天,全年累计最高可领2000元),叠加宠物致害责任、银行卡盗刷保障等,全家总保额超600万元,满足多元需求。

2025年“蓉家保”宣讲活动现场。“蓉家保”共保联盟 供图

  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三年的城市实践,“蓉家保”已从初期的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障,成长为深度融入社区治理的综合保障体系,不仅通过赔款为遭遇意外的家庭纾困,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保险+服务+治理”的融合路径。从联合社区开展安全宣讲,到为高龄家庭免费安装烟感报警器等风险减量装备,三年来“蓉家保”逐步构建起贴合城市需求的风险防控网络,为全链条服务模式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