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4500余亩高粱丰收 科技助农增收成效显
2025年08月21日 16: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唐洁)当前正值高粱成熟时节,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4500余亩高粱迎来丰收。放眼望去,红彤彤的高粱颗颗饱满晶莹,压弯了枝头,高粱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运转,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高粱粒源源不断倾泻入运粮车,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新粮香,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科技赋能与政策保障让种植户们腰包鼓鼓,种植热情高涨。

高粱丰收。古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永乐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黎凯介绍,今年永乐共种植高粱4500余亩,品种主要以“宜糯红4号”为主。为保障种植质量与效益,政府统一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和病虫害防治农药;对集中成片区域采用无人机统防统治,大幅提升了田间管理效率;在收益保障方面,所有种植户均与郎酒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以3.75元/斤的保护价收购;同时政府对向郎酒公司出售高粱的农户给予0.25元/斤的补助,双重保障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今年收成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

  丰收的喜悦同样体现在种植大户的账本上。麻柳滩村种植大户姜昌梅说:“今年我承包了200亩土地种高粱,主要种植‘郎糯红20’,通过科学育种、无人机植保等科技手段,实现亩产约400斤,单价4元一斤,增加收入30万余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她对未来种植充满信心。

  丰收时节,晾晒成了农户们最牵挂的事。为解决种植户晾晒场地不足的问题,麻柳滩、永兴、水落等村“两委”主动腾出宽敞的活动室院坝给农户当晾晒场。如今,院坝里铺满了红高粱,如同铺上一层“金红地毯”,村“两委”干部还不时来帮忙照看,干群同心的画面温暖又动人。

  此次高粱丰收,不仅是永乐街道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更彰显了科技助农、政策惠农、干群同心的显著成效。火红的高粱堆成了小山,种植户的腰包鼓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强劲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