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存款到期提醒电话竟成“救命电话”!成都银行员工责任心挽救独居老人“要不是小曾责任心强,及时发现我妈妈的情况,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后果,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8月28日,成都银行华兴支行下辖三洞桥路支行收到感谢信和锦旗,该行员工曾巧琳凭借敏锐细心发现异常,以高度责任心主动上门探访,成功帮助中暑昏迷的8旬老人转危为安。这一切都源于半个月前一场不同寻常的探访和救助行动。
例行提醒电话
发现老人异常
8月13日太阳炙烤大地,成都银行三洞桥路支行工作人员曾巧琳像往常一样拨打客户电话,提醒定期存款到期的事项。
上午10点15分,曾巧琳拨打客户宋婆婆电话,电话另一头的宋婆婆声音微弱,说话模糊,甚至无法理解日常交流的简单词汇。
曾巧琳敏锐地察觉到异常,主动询问宋婆婆是否身体不适,“需要帮您联系家里人吗?”但电话那一头,宋婆婆只能重复其女儿姓名。
挂断电话后,曾巧琳想到宋婆婆今年已经83岁,平时一人独居,始终放心不下。出于银行人的责任心,她通过系统查询预留的地址赶到宋婆婆所在小区,在院落门卫的帮助下,找到宋婆婆住所。
到达宋阿姨住所后,曾巧琳敲门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只听到屋内传来痛苦的呻吟声。
多方协同施救
老人转危为安
曾巧琳发现异常,立即第一时间拨打社区网格员的电话,请其联系宋婆婆家人,同时通知了北巷子派出所,多方协同联络老人家属。
五分钟后,网格员曾智和永陵社区工作人员李老师赶到现场,通过宋婆婆女儿提供的密码打开了房门,宋婆婆瘫坐在椅子上,浑身被汗水浸湿,已经意识模糊,无法正常对话。曾巧琳和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将宋婆婆扶到过道通风处,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待期间曾巧琳一直为婆婆扇风降温。
120医护人员赶到后,初步诊断宋婆婆由于天气炎热、室内通风不良导致中暑,加之长时间未进食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症状。医护人员表示,如此闷热环境中再待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得知家属已经赶来前往医院,看着宋婆婆被稳妥地送上了救护车,曾巧琳才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离开。
下午曾巧琳再次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情况,得知老人已没有生命危险,体征平稳,这才松了一口气。
8月28日,宋婆婆女儿杨女士特意来到三洞桥路支行,送上感谢信和锦旗,感谢曾巧琳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举动。
这场由银行员工、社区网格员、民警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生命救助行动,不仅展现了社区治理的协同精神和高效执行力,更让市民感受到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与温情守护。
“我们的工作人员成功守护了客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正是我们银行一直以来坚持倡导的‘金融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成都银行华兴支行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行不断完善网点服务体系,在提高员工责任感的同时,强化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据介绍,成都银行持续打造亲民便民服务机构,全面落实为群众“办好一件事”要求,重点保障“一老一少”“新市民”等客户群体服务需求,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更强的社会责任担当,成为大家身边更亲、更近、更暖心的金融伙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