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5日电 (王超明 曾婧)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秉持“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理念,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普高、职高、初中均获泸州市2023—2024学年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成功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四川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国省级品牌。教育,正为纳溪区域发展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动能。

党建领航筑牢根基,优质资源普惠于民
“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开学之际,天仙中学将开学第一课搬进抗战小学,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峥嵘岁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的红色传人。
近年来,纳溪区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以“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为主线,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纳溪中学、纳溪中学附属东升学校的红色剧目在省级展演中获奖,一批教师获评省、市思政教学先进个人。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明生良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浸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资源布局方面,纳溪区同样力度空前:引进雁林高中、四川三河学院实训基地等,在两江新城片区启动长湿新城学校、纳溪中学二期工程等建设项目,迁建学校1所,完成5所镇中小学改造,创新实施“一五四四”集团化办学战略。“以前镇上学校资源有限,集团化办学让我们能够共享城区优质教研资源和师资培训,真正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丰乐镇初级中学校长龙云说。
强化师资激发活力,教育质量硕果盈枝
“这道题可以尝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请大家画一个坐标系……”在纳溪区“校长赛课”现场,一位校长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台下,来自全区各校的校长和教师认真倾听、记录。这样“校长赛课”“教师全员晒课”的场景,在纳溪区已成为常态。
教师队伍培养是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纳溪区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实施分层培育:“云溪未来乡土教育家”项目提升校园长管理能力,“头雁工程”培育学科骨干教师;开展“宜泸”合作、“成渝双圈”教研活动,古叙“1+1+N”帮扶,推进“校联体”建设,建成省级名师(校长)工作室1个、市级4个、区级43个。
优质的师资培育结出累累硕果。纳溪中学、护国中学2025年高考特控线和本科上线人数超额完成任务;江南职中不仅获2024年泸州市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学生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漫制作项目中斩获铜奖。
劳动教育树立品牌,全民体育迸发活力
“同学们,这样育苗、培土,植物才能长得更好……”9月8日,在纳溪中学附属东升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教师手把手教学生育苗技巧。
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纳溪区坚持政校企社联动,建成市级劳动教育实验校4所、实践基地10个。历经三年研发,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与出版,该手册已入选新华文轩教材书目,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百科全书”,相关科研成果两次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劳动教育经验在国家级、省级平台交流十余次。
不仅如此,纳溪区全力推动全民体育蓬勃发展。纳溪区升级改造泸天化体育场,建成3个公共体育场馆,年服务群众超120万人次。体育赛事也成为纳溪区的另一张名片:纳溪区成功举办四川省门球锦标赛、川渝龙舟赛等赛事,吸引来自川渝滇黔等地运动员参赛。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刘光深斩获2024—2025赛季全国冰壶联赛(西宁站)冠军和全国冰壶锦标赛冠军,入选四川省优秀运动队;刘亮志成为纳溪区首位跻身“国字号”足球青训营的运动员,为家乡赢得荣誉。
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到体育事业的蓬勃兴旺,纳溪区正以昂扬之姿,在教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