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9日电(吴平华)“材料低压体系有什么特点?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和安全性能如何?”28日,宜宾商务中心会议室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现伟通过PPT详解“固态电池用高容量高稳定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话音刚落,台下评委便接连抛出问题,一场聚焦新能源产业的“脑力比拼”就此火热展开。

这是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双创”大赛新能源产业赛区(四川宜宾)决赛暨颁奖仪式现场的精彩一幕。当日,近200人齐聚现场,既有四川省、宜宾市嘉宾代表,也有全国各地的专家评委与优秀海归项目团队,共同见证优质项目角逐与签约落地。

本次活动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四川省欧美同学会、宜宾市委统战部、宜宾市科学技术局承办,旨在搭建海内外人才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精准对接宜宾新能源产业需求。
据悉,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新能源产业赛区聚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宜宾新能源产业需求,瞄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面向全球留学人员发出“招贤令”,共吸引海内外551个项目(创业组224个、创意组327个)报名参赛。历经项目征集、海选评审等前期筹备,60个初赛团队经过激烈角逐,24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打擂比拼。
决赛设置创业组与创意组两个赛道。比赛现场,参赛团队依次通过8分钟项目路演,全面呈现项目技术突破、市场布局与产业化规划;评审专家则围绕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商业模式、产业化前景等维度现场打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项目6个,二等奖项目8个,三等奖项目10个。其中6个一等奖项目(两组各3个),将拿到全国总决赛“入场券”。
在签约环节,智能驱动新能源数字芯片项目、智能网联车载全光通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12个新能源领域优质项目现场意向签约,将推动创新成果在宜宾转化落地,助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活动期间,在川在宜归国留学人才代表和行业专家还围绕人才创业、产业趋势等话题进行主题分享,为行业发展提供前沿思路。
“宜宾新能源产业链完善,有凯翼汽车等企业做支撑,能让我们的技术快速落地。”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邓忠伟介绍,其团队带来的参赛项目聚焦电池健康评估与故障诊断等方面,整合了电池健康管理、智能边缘数据处理与AI技术,可适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多个场景,“我们在高校研究10年形成了一系列算法与模式,计划未来1-3年在宜宾打造从软件制造到智能终端的小型产品,逐步推广形成电池系统,这也是团队在四川的首个落地项目。”
近年来,宜宾充分发挥全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的优势,通过“江源行动”计划、“揭榜挂帅”等举措,柔性引进欧阳明高等院士11人,招引知名高校优秀博硕士8687人,集聚高校14所,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体集群”,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期盼广大留学人才将更多的前瞻视野、创新脚步、先进经验带到宜宾,当地将为广大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优的服务,让大家在这片前景无限的“新质沃土”上,开创鹏程万里的美好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