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吴平华)“嘿咗!嘿咗!”近日,苍劲的号子在“四川方言达人大会”总决赛现场炸响,这是简阳市曲艺家协会演绎的沱江船工号子。付勇太——年岁最长的表演者,弓背凝神,化身老船工,一声声粗犷的号子仿佛把观众拉回沱江边,重现船工搏浪前行的岁月。
从一个个有情怀的文艺家,到一场场有回响的文艺活动,简阳市文联延伸“大群团”服务暖色,用文艺绘就最美“夕阳红”,以“文”入局,以“联”破局,坚持以文艺星光温暖人心、点亮城市,构建简阳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只要老百姓爱听,就要一直打下去。”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简阳市曲艺家协会顾问、国家级非遗金钱板简阳市级传承人,70岁的付勇太从不囿于舞台,还致力于培养继承人和开展文艺宣传宣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便多年疾病缠身,他依然步履不停。社区惠民演出、政策宣传现场,总见他精神矍铄,手持竹板,用一口乡音把党的政策理论、身边好事编成通俗唱词进行生动表演,赢得现场热烈喝彩。
同样是怀揣对家乡无比热爱的老一辈文艺家蒋向东,老骥伏枥,笔耕不辍。一方面致力于传承简阳本土文化,获评“成都天府文化·十大风尚人物”;一方面着重以文学展示简阳独特魅力,塑造这座城市的艺术气质。数百场的本土文化宣讲,让“龙垭文化”“东灌文化”“状元文化”等深入人心;《阳安芙蓉迎霜开》《简州秋雨》《沱江夜语》等数十篇“表达简阳”的文章诗词,道出了简阳人的骄傲与乡愁;参与简阳城市形象logo与“简州猫”形象的设计,以专业意见让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视觉语言触手可及。
而简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的会员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却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为了给鳌山公园的亭阁增添文化韵味,他们不顾年岁已高,多次实地走访,反复斟酌字句,将简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融入楹联之中。如今,漫步鳌山公园,品读亭阁上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的楹联,仿佛聆听这座城市与时光的对话。
每逢重阳佳节,市文联精心组织文艺志愿者队伍赴村、社区,为老人们送上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曲艺、变脸、歌舞等精彩节目等节目轮番登场,现场掌声、笑声不断。在这专属于老人们的节日盛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除了节日里的关怀,文联还长期坚持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开展公益演出。演出当天,敬老院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文艺工作者们不仅带来精彩节目,还会自费为老人们送去生活物资,用真诚与热情驱散他们的孤单。
此外,全市文艺工作者还走进老年大学课堂,开展书法、古琴、摄影等艺术培训,不仅丰富了老年朋友的退休生活,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自信,结交挚友,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简阳市文联持续主动融入“大群团”工作格局,因人制宜,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让文艺成为城市与群众双向奔赴的最好纽带。
一座有温度、有情怀、有归属感的幸福城市,总有一束束文艺的微光在汇聚,激荡我们心灵的共鸣,照亮我们共同的征程,为建设“天府门户、空港简阳”提供更多文化支撑力、驱动力和创新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