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bd > 四川日报

城镇化如何补齐短板?代表委员热议:“内”“外”兼修塑造城市“人设”
2023年03月09日 09:4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两会视线

  “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特别是县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表述,令全国人大代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村委会主任余绍容很受鼓舞。

  在余绍容看来,灾后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兼具“颜值”与“内在”,处处关注人、围绕人做文章,城市“人设”精准。其中很重要的是公共服务能力的布局——合理规划了学校、医疗、养老等相关服务资源。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四川的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2012 年的43.4%提高到2022年的58.4%,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老城区市政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完善等挑战。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

  做优“内在”暖人心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城市特别是县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这道出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心声。

  从空间分布看,四川城镇人口向大城市和县城“两端”集聚态势明显,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近4成居住在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泸州市城区,近3成人口居住在县城(含县级市城区)。这给城市特别是县城的公共服务带来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十分关注社区养老。“社区是老年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 以社区为载体的资源整合是实现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王麒说。

  在她看来,不妨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通过建设或改造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设施,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居家社区养老领域的经营成本。

  同样关注公共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内江市副市长张永将侧重点放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上。当前,一些基层卫生院面临着设备不齐全、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同时存在人才留不住、服务能力下降的情况。

  目前,内江市73家乡镇卫生院中只有几家拥有CT设备,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因此,张永建议财政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重点乡镇、次中心乡镇卫生院资金倾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

  针对人才选用问题,张永建议从省级层面推动建立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机制,同时建议从省级层面明确乡镇卫生院自主设定招人用人条件,推行乡镇卫生院员额制管理,扩大用人自主权,“充分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扮靓“颜值”聚人气

  提升城市宜居指数,“颜值”变产值

  围绕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瞄准短板,多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联名提案《关于加强城市(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的提案》,为城镇化献计献策。

  “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希望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和更优美宜人的城乡环境。”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说。在联名提案中,她与其他委员锁定了几个补短板强弱项方向,例如污泥无害化处置、城镇污水管网配套等。

  这既能补齐市政服务能力短板,同时也作用于提升城市“颜值”,提高城市宜居指数。

  这一观点得到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院长贾刘强的认同。在他看来,城市发展动力正由过去的单要素单向带动,向产业、人口、城市环境同时发力转换。“具体来说,产业要以创新升级为动力、人口要以活力聚集为动力、城市环境要以绿色宜居提质为动力。”贾刘强说。

  这也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发展实践中得到印证。

  不久前,绵阳市公布了第三轮“十佳十差”镇街评比结果,这是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中的一个具体举措。通过开展季度评比,在全社会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推动“城乡环境基本实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在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市长李云看来,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城市宜居宜业水平,有力促进了人口和产业集聚。2022年,绵阳市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超2万人、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7个,均创历史新高。

  “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一体、互动发展,加快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的市域城镇化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科技城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李云表示。

  记者 祖明远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