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2日电 题:做大“生态经济” 四川盐源打通县域发展绿色之路
作者 祝欢
连日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42.2万亩苹果花盛开。山野间,白色苹果花蔓延,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果园里,果农们繁忙工作。眼下正是疏花、授粉的时节,走进位于盐源县盐井街道黄沙沟的果园,今年61岁的果农张书友正在忙碌地为果树进行防虫处理。

盐源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土地资源富足、气候得天独厚,是世界公认的7项生态指标都符合苹果种植的“黄金地域”,拥有苹果种植总面积42.2万亩,年产值达30亿元,是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第一县。
依靠生态本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见证了盐源县域经济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盐源县的崛起,是四川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的缩影。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300元增加到432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00元增加到18600多元。
“我们最近忙着保花保果,后面就等着进行疏果。”张书友表示,苹果的种植给自家增收不少。

凉山州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宋枢平介绍,苹果产业成为盐源人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经过65年的发展,苹果已经成为了盐源县富民强县的产业。如今,苹果产业给物流、餐饮、旅游等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机遇。”
盐源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发展思路,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盐源县始终秉承重商安商的理念,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盐源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赫勇表示,盐源将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各大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推项目开发建设,为盐源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盐源的生态优势并不局限于苹果、花椒及核桃等农业领域。在新能源领域,近年来先后落地的风电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14年落户盐源的华电新能盐源公司主动融入凉山风电基地规划大布局,与地方在强化合作、深挖新能源开发潜能方面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利用风电开发引进叶片厂、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等配套产业,还在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不久前,华电新能盐源公司集中投产白杨坪、后龙山、长坪子三个风电项目,标志着盐源新能源开发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对加快打造四川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华电新能盐源公司在盐源已投产9个风电项目,目前有3个项目在建,今年全容量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2亿元。”华电新能盐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兵表示。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盐源发展文旅产业的生态基础。在盐源,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在川滇两省交界处的“高原明珠”泸沽湖是全国最清澈湖泊之一,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2023年一季度,盐源县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34.6万人次,同比增长均超过50%,接下来盐源将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品质等。”盐源县文广旅局副局长贾丹表示,盐源文旅正在逐渐复苏,将有更多游客来寻找“诗和远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