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9日电(吴平华 宋健 竭召林)17日,以“笙声不息·福禧苗年”为主题的2023年“苗年节”活动在宜宾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苗寨广场举行。

苗年节,苗语称为“蒙盏”,即“过苗年”,按照苗族的十二生肖顺序,以子月为岁首,于农历十月过苗年。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舂磁粑、酿米酒、做豆腐、杀猪煮肉备饭食一方桌,当家人先点燃香烛,“背博叶”陈献祖宗,然后一家人再入席吃年饭。整个十月都是年节,村村寨寨相互约定3天一次彼此轮流过年,苗族同胞会把美食聚集在一起,摆成长桌宴,唱着古歌,吹着芦笙,敲着牛皮鼓,盛装载歌载舞,同吃同乐,热热闹闹过年。

活动在拦门酒的热闹气氛中拉开序幕。这是一种苗族传统的欢迎仪式,象征着友谊和尊重,伴着芦笙节拍鼓掌助兴,苗乡儿女用香甜的米酒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现场氛围欢快愉悦。
接着,民族团结竞技比赛更是精彩纷呈,挑担子、手毽、扭扁担、滚铁环等项目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独特技艺和拼搏精神。

苗族长桌宴是苗族人欢度喜庆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长桌宴一字摆开,村民们盛装出席,主客对坐,对酒高歌,共享美食,诉说节日的喜悦。
如今的苗年节已不仅仅是当地苗族同胞庆祝节日的活动,更是承载着当地对乡村文旅发展的展望。
据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熊宗武介绍,今年苗年节有长桌宴体验,竞技活动,苗族祭祀以及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通过举办苗年节,主要目的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老百姓发展产业致富。下一步,玉和苗族乡将以发展乡村旅游,举办苗年节,李花节等乡村旅游品种,大力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和我们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富!
夜幕降临,盛大的文艺演出开始,苗族同胞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表演精彩纷呈,赢得观众的阵阵欢呼。篝火晚会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篝火旁,人们围成一圈,唱着苗歌,跳着苗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节日气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