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江阳:“河长制”促“河常治” 绘就“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2024年01月11日 11: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0日电 (袁玉华 陶明洋)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不断细化河湖保护、管理与治理举措,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任务落实,以“河长制”促“河常治”,绘就了一幅“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去年,长江江阳区段水质均值达到II类标准,沱江江阳区段水质均值达到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河湖治理。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河湖治理。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科学治水,打造安全河湖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把问题解决在岸上,水自然清澈。

  “这里的养殖场、农家乐搬走后,河水清了,环境变好了,心情都要舒畅得多!”通滩镇为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制定了“一河一策”方案,严格划定了禁养区范围,污水直排沱江和米溪沟的养殖场被依法取缔,两家农家乐搬迁,消除了畜禽养殖业及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村民很是满意。打造安全河湖,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江阳辖区有长沱两江和区管9条河流,近年来,积极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和排水管网修复提升工程,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6座、三格式化粪池13833个,完成50平方公里雨污管网改造。

  同时,江阳区近年来加强“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规范整治、取缔非法码头24座、砂石堆场34个,对清理后的河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整治,建成公园绿地面积1200公顷,成为江阳区科学治水、水域环境不断优化的生动写照。

  江阳区积极开展非法采砂整治、河湖岸线项目清理和妨碍行洪障碍物清理等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今年以来,整治入河排污口81个,生态修复4.6公里。完成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复核132个,清理整改属实类问题6个。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780余吨。实施大桥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人工湿地4681平方米、修复水陆植被6.3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江阳区各级河长巡河17974余次,完成188个涉河涉水问题整改销号。

  常态护水,打造美丽河湖

  时下,在城区东门口长江边,优良的水质,引来数百只红嘴鸥翩翩起舞,呈现出一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这是江阳区河湖治理常态化、打造美丽河湖的一个实例。

  河湖治理,源头管控是关键。江阳区印发了《泸州市江阳区河湖长制工作区级考核办法》《泸州市江阳区区级河湖长制工作协调机制》及各流域年度清单,完善工作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大桥河、久桥河、丰光河、米溪沟等区管河流水质达标等涉河涉水问题。建立健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打造司法协助和联调联动新模式。同时,积极建立河湖管理互动模式,完善巡河APP功能模块,河长运用手机APP巡查河湖,记录上传并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让河湖碧波荡漾、清水长流,江阳区护水措施有力。

  “现在每天都有车子来清运垃圾,原来垃圾腐烂的臭气再也闻不到了!”家住沱江边的况场街道春华社区居民李文生感慨不已。2017年6月,江阳区投入3000余万元,率先在全市推行农村垃圾“每日清零”直运全覆盖模式,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极大减少了农村垃圾对长沱两江的污染。

  目前,江阳区完成了106个村社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推广工作,设立河长工作室86个,组建河湖管护队伍121支,设立乡风文明生态超市34个,形成了全民共同发力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

  全力兴水,打造幸福河湖

  依水而生,与水相谐,向来是最美的画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地处南城街道单碗广场的滨江路长江边,市民们有的跳坝坝舞,有的散步欣赏夜景。“现在生态好了,环境美了,家门口都是游玩的好去处。”正在散步的市民姜华富说。

  近年来,江阳区积极做活水文章,着力打造幸福河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日常巡查,今年以来出动巡查154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1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平方公里。在长江干流实施增殖放流胭脂鱼、鳙鱼、中华倒刺鲃等鱼苗5万余尾。大力推广清洁养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保持97%,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

  “打造幸福河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江阳区组织各级各部门人员、志愿者等不定期开展河岸、河道垃圾清除志愿活动,确保河岸一片碧绿、河水一片清澈。

  一个城市,有了碧水就有了灵气。如今,江阳辖区长沱两江和区管9条河流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实施“河长制”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江阳区将持续在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下功夫,坚定不移打好打赢河湖管护这场持久战,努力让江阳的河更清、湖更美,让美丽幸福河湖更好润泽江阳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