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2023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4亿元
2024年01月22日 15: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2日电 (杨勇)1月22日,德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德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3.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21.7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9.0亿元,增长7.1%。

新闻发布会。 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发布会。 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农业生产平稳运行。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72.2万亩,粮食总产量201.7万吨、增长2.9%。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3.4万吨,增长7.1%,水果产量30.7万吨,增长19.9%。猪牛羊禽生产稳定,生猪出栏286.3万头,增长1.8%;牛出栏7.1万头,增长0.9%;羊出栏23.0万只,下降1.8%;家禽出栏7147.7万只,增长1.9%。

  工业生产提速向好。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5%。

  从“3+1”主导产业看,规模以上“3+1”主导产业比上年增长9.7%。其中,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5.4%,材料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5.2%,食品饮料产业增加值增长7.2%,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15.7%。

  从高技术(制造)产业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0.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0.7%。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燃汽轮机增长113.4%,钢材增长93.6%,发电设备增长21.9%,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8.3%,聚氯乙烯树脂增长15.8%。

  从企业效益看,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36.4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90.1亿元,增长19.6%。

  服务业加快增长。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3%,金融业增长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

  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9.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商品零售931.0亿元,增长9.4%。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7.6亿元,增长4.5%。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9.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6.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5.2%,通讯器材类增长66.4%。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八个大类呈“四升四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4%,居住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比上年增长12.3%。

  总的来看,2023年全市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迈出坚实步伐。下一步,全市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四五五六”工作总思路,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