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产业发展脉动强劲
2024年02月27日 19: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7日电 (李霞)时光荏苒,又一年春华秋实。回望2023年,广元利州热土上,经济暖流时时涌动,产业发展脉动强劲,处处彰显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过400亿大关,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排名全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7.9%……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折射出利州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利州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推动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和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蓄势腾飞 新型工业转型升级

  马达轰鸣,山谷回响。2023年12月28日,利州区荣山镇高坑村鱼洞河旁,随着挖掘机挖下第一铲土,渔洞河水库项目枢纽工程导流洞正式开工建设。

  时间回溯到同年7月5日,在川陕甘(广元)利州产业综合示范区农业食品及调味料标准厂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百余名工人正加快作业进度,现场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从初春盛夏,到金秋燃冬,过去一年的利州大地,随处可见一幕幕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景,利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决心、力度始终保持顶格状态。

  逸活泉匠饮用水生产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众鑫钢制品加工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嘎嘎香食品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开工”“竣工”等关键词,贯穿利州2023年始末。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聚势勃发……这一年,利州大力实施工业提质倍增计划,“3+3”工业主导优势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拓面,成功创建为“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为推动利州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蓬勃复苏  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

  创新开展“她经济”沉浸式消费活动,通过转动“她力量”、引爆“她消费”,在全区持续推动消费复苏,拉动经济增长;隆重推出“烟火利州十二坊”特色美食街区,点亮一条街,带活一座城,沉浸式体验逛美食街、观演出秀、游嘉陵江,让游客与烟火利州“双向奔赴”;成功举办川陕甘(广元利州)商品交易会,全国各地40多家知名品牌商汇聚利州,开展协商交流,寻找合作商机,8个毗邻县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逐渐形成……

  一次次掷地有声的创新举动,蕴含的是利州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长远考量——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抓手,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通过扩内需、优服务、抓亮点、拓市场,大力提振现代服务业新活力。

  2023年,利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6.75亿元。可观成绩的背后,是利州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开展消费促销活动200余场次,拉动消费超50亿元;梯次推进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泊坊巷、鹭岛里、万信十二街盛大开街;骏孟跨境电商产业园35天建成投运,直播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限上商贸单位51家、外贸实绩企业2家。

  底气十足  都市农业稳步提升

  作为广元市主城区的利州,当农业与都市相遇,便催生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三次产业的叠加组合,更有“1×2×3”的乘数效应,2023年,对于利州如何实现现代都市农业稳步提升,变“加”为“乘”?

  答案写在大地的丰收中——2023年的初秋,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大石镇青岭村,金黄的稻田迎来丰产,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这一年,利州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6万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8.28万亩、产量8.15万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6万亩、粮经复合种植3.6万亩。

  答案写在产业的硕果里——“一二三,起鱼咯!”在利州区荣山镇岩窝村阳光水产养殖示范园内,多种淡水鱼喜获丰收,村民们忙着拉网起鱼,呈现出一派鱼跃人欢的景象。

  出栏生猪20.5万头、肉牛1.1万头、肉羊4.3万只、家禽282.3万只;实现蔬菜产量45.6万吨、水果产量3.3万吨;白朝食用菌、大荣粮油等6个万亩农业园区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这是利州都市农业发展交出的漂亮答卷。

  这一年,利州坚定实施都市农业稳区战略,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县区、全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典型县区。

  这一年,利州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所有县级领导分片包干、下沉一线,全区干部全员上阵、包村包户,坚持“创特色兴业态”“优环境强治理”,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成功创建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利州将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利州建设新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