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9日电 (宋成均 胡小波)“我们研发的3.5微米双面光铜箔,目前在市场上属于先进的产品。我们生产的LP-B铜箔,也已使用在5G通信设备上。”29日,宜宾长宁的四川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钟贵华高兴地这样说道。据了解,这只是宜宾长宁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点,如今该县紧扣“1136”工作思路,县域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溶铜、生箔、切片……在现场,公司生产车间内,只见一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正在运转,通过一系列工序后扫码入库,运往市场。去年8月正式开机投产,主要向宁德时代等企业提供配套原材料,全面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能达2.5万吨,产值可达20亿元左右。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干力量,民企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县域发展水平。长宁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长宁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给出了答案,要以“1136”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即锚定勇当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排头兵一个目标,建好一条百里淯江绿色低碳产业走廊,走好一二三“三产融合”,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业并举”的三条路径,全面实施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空间构建、绿色文化环境保护等六大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长宁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依法依规服务企业,破解瓶颈制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企纾困、全力培育企业人才,不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让民营企业安心在长宁发展。截至目前,长宁有规上工业企业96家,限上商贸企业1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4家,民营企业7165家。
同时,长宁县制定《长宁县勇当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实施方案》,编制《百里淯江绿色低碳产业走廊规划》(2023—2027年),谋划百里淯江绿色低碳产业走廊项目98个、总投资347.69亿元。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5%,县域经济运行监测排名第四季度已在全省183个区市县中排第76位。
下一步,长宁县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建好卫星城、勇当排头兵、打造先行区发展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上下功夫,跑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