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蓬安:“法律明白人”让乡村治理更“明白”
2024年05月23日 21: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3日电(王爵 周亮)“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我宣讲的主题是《“典”进乡村法进企业》。”近日,南充市蓬安县兴旺镇人民政府大院内,蓬安县政协委员、“法律明白人”梁燕辉正在为当地群众开展普法讲座。

蓬安县政协委员、“法律明白人”梁燕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周亮 摄
蓬安县政协委员、“法律明白人”梁燕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周亮 摄

  今年5月是我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当日,蓬安县政协社法委联合县司法局来到兴旺镇开展“护航发展·法治惠民”法律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通过主题讲座、文艺普法、知识竞答、法律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

  近年来,蓬安县以加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为抓手,着力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推动法润民心、解民忧、惠民生,让“法律明白人”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无论是赡养问题,还是邻里矛盾,在蓬安,居民遇到这些事时总会想到“法律明白人”。“法律明白人”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居民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如今,活跃在城乡的“法律明白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蓬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明白人”培训体系。

  该县制定下发了《蓬安县“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县“法律明白人”培养目标任务、选拔步骤、培训方式、日常管理等要求,推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明确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深化法治蓬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将“法律明白人”培养纳入全县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去部署落实,形成了司法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县、乡、村三级共育共用共享的培养格局。

  该县严格“法律明白人”遴选程序,严把“程序关”和“认证关”,着力选出群众信赖的“身边人”;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由村(居)民自荐或者村(社区)“两委”推荐,优先从村(社区)干部、中共党员、“五老”人员、人民调解员、致富能手等人群中选取各类人才,与热心公益事业的法治骨干组成“法律明白人”队伍,经阶段培训、考核通过后,由该县司法局统一授予“法律明白人”称号。

  目前,该县已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588名,326人进入“法律明白人”骨干库,实现了每个村(社区)至少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1名“法律明白人”骨干的培养目标。

  如何增强“法律明白人”业务本领?该县建立县乡村“法律明白人”普法微信群,通过分享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为“法律明白人”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素材。编发《“法律明白人”应知应会手册》,内容涵盖村(居)民自治相关法律、《民法典》等方面的法条解读,做到“法律明白人”人手一册,提供“教科书”式普法教育。采取“集中辅导+现场观摩+法治实践”模式,开展巡回业务培训、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加强日常教育,把“法律明白人”考试成绩情况列入“法律明白人”考核重要内容,督促、引导“法律明白人”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利用真实生动的事例,从百姓视角出发,组织“法律明白人”拍摄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答疑解惑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或经验做法的视频,带动“法律明白人”投身到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

  目前,全县312个村(社区)实现“流动调解室”全覆盖,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万余起,成功率98%以上;采取“‘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议事模式”,积极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全县“法律明白人”为村(社区)提供法律建议7000余条,协助村(居)民制定村(居)规民约和各类制度,审查把关合同1万余份,保证村(社区)组织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引导村(居)民依法维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