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乐至深化县属国企改革 释放发展活力
2024年08月09日 15: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 (吴平华 唐文瑞)近年来,乐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全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规范国资国企监管,经过近三年深化县属国企改革转型,县属国企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乐至县玉龙教育产业园项目。姚阳 摄
乐至县玉龙教育产业园项目。姚阳 摄

  截至2023年底,乐至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660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5%、103.7%,实现了“一个突破、两个翻番”的显著成绩,被资阳市国资委评为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先进集体。

  优布局

  构建“1+3+N”国有资本布局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县属国企参与建设的共享食堂。刘小绫 摄
县属国企参与建设的共享食堂。刘小绫 摄

  “深化改革之前,部分县属国有企业存在功能界定和分类管理不明确等问题。”乐至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赵燕介绍,乐至将优化国企布局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当头炮”。

  对此,乐至立足县属国企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特征条件等实际,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构建了“1+3+N”国有资本布局。

  “‘1+3+N’是指1家国资监管机构、3家集团总部、N家专业化运营公司。”乐至县国资局副局长潘源嵩介绍,其中,县国投集团、县博泰集团、县至弘集团3家集团分别定位为城市建设服务商、产业投资运营商、项目咨询服务商,形成了“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咨询服务”三向驱动发展的态势,推动和规范公司投资向主责主业聚集,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质效。

  补短板

  精准施策激活“一池春水”

  县属国企“1+3+N”架构虽已实现,但在市场化转型、经营性业务发掘、信用评级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为此,乐至从企业信用、人才建设、资源整合三方面精准施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企业信用是企业的生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今年6月,博泰集团成功获得AA信用评级。“AA信用评级让企业在招商、投资、融资担保、银行贷款等方面有了可靠的‘通行证’。”乐至县国资局副局长王晓芳表示,这为县属国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方向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是国有企业的核心资源和发展动力。为解决县属国企对优秀专业人才吸纳不足、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乐至县属国企通过参加“蓉漂人才荟”“凤栖资阳”人才引进等方式招录专业人才100余人。截至目前,乐至国企建筑业相关一建、二建、中高级职称人才超100人(含项目用工),财务、投融资方面专业人才70余人。

  此外,乐至县国资局进一步理清国有资源资产权属关系,充分挖掘国有资源资产使用效益,不断唤醒“沉睡资源”。

  近两年来,乐至先后向国企注入水库、门市房产等经营性资产140余亿元,清理收集新购安置房、公交招呼站、房屋类资产等资产资源近60亿元;新办理200余处无证资产不动产登记证,通过资产出租收取租金60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效率,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