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024年08月26日 14: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6日电 (曹宇航 肖光荣 杨益)日前,泸州市纳溪区检察院联合安富街道举办寓教于乐“纳爱·守护花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暨2024法治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学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她们的人生道路播下法治的种子。

  本次“纳爱·守护花蕾”暨夏令营活动邀请全区40余名未成年人、数名童伴妈妈及家长参与。在检察官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检察院的各个功能区参观,并深入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

  活动中,检察官从办理的一些典型案例入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孩子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也要当好小小法治宣传员,将法治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纳溪区检察院特邀四川省家庭教育讲师吴晓燕为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吴晓燕老师从多个方面详细阐明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关注青春期未成年子女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学会运用良好的语言语气、肢体行为等沟通方式科学进行亲子沟通,拒绝“丧偶式、指责式、溺爱式”等错误育儿方式,帮助引导子女树立正确三观、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非遗课堂环节,检察官们向孩子们演示了国家级非遗漆染制作过程,并引导大家在扇面上进行创作。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法治漆扇文创作品。大家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了漆染工艺的文化魅力,也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向往。活动后,孩子们还进行了抽奖小游戏。

  此次“纳爱·守护花蕾”暨夏令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的平台,更为她们的人生道路点亮了一盏法治的明灯。

  连日来,在龙车镇塘口村的“童伴之家”,十几名留守儿童在“童伴妈妈”的陪伴下,做了精美的手工,观看了安全教育宣传动画片,回答各类安全知识提问。

  塘口村的“童伴之家”室内有图书角、儿童活动区等功能场所,室外有乒乓球台、滑滑梯等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在“童伴之家”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大部分都是些老人和幼、小学阶段的孩子,有部分孩子放假都跟着父母出去了,剩下少部分的孩子假期就可以到‘童伴之家’,在‘同伴妈妈’的陪伴下学习一些知识。”塘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帮会表示。

  “我很喜欢‘童伴之家’,周末和假期我都要到这里看书、耍游戏,还交了很多朋友。”龙车镇小学一年级的雷若曦说。雷若曦很愿意来“童伴之家”,有很多好看的书和好玩的玩具,村里的小朋友没事的时候都爱到“童伴之家”来。“我也喜欢王老师,她很关心我们,很温柔细心”。“我们的‘童伴之家’活动都是比较丰富的,在暑假来之前我会提前安排好整个暑假的课程活动,准备有安全课、手工课、法制课、课外活动以及一些心理健康的视频,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假。”童伴妈妈王小华说。

  “童伴之家”采用“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进一步深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力打通关爱留守“最后一公里”,是全市“童伴计划”项目有效实施的一个缩影。(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