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日电 (陈扬 李佳忆 杨益)近来,泸州连续多日持续高温,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有效防范森林火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泸州市纳溪区各乡镇多措并举,开启人、技、物三重防护手段,组织各村人大代表走村入户、进山入林,多形式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齐心协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老辈子,出入山林不要带火种,易燃物品不能有哈!”江田村森林防火劝导员就到达宣传卡口开启值守工作。上马镇森林覆盖率达68%,森林防灭火责任重、压力大,为守护林区安全,全镇共设置森林防灭火宣传卡口5个,瞭望点8个,并严格落实林长制责任要求,搭建“林长+护林员+监督员”152人的巡防体系,实现网格式精细化管理。
每天下午2点,森林防灭火宣传车准时从政府开出,由上马镇干部和派出所民警组成的森防巡防人员深入各村进行每日例行巡逻和宣传。“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启动后,我们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不间断巡查。”上马镇农业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为应对当前森林防灭火形势,镇上投入更多人力到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全镇干部职工全员下沉一线,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化身森林防灭火“宣传员”、“巡护员”,同时积极动员各级人大代表、乡贤、退役军人力量,日均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出动流动宣传车10辆,出动巡护人数200余人次。
“云台寺村汇报当前情况……”8月23日,上马镇森林防灭火视频调度会通过手机视频会议召开,各村支书通过在线汇报形式实现全镇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时调度,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森林防灭火工作需要早研判、早行动,全镇积极采取各项高科技手段实现工作高效运行。”上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采取视频会议实现实时调度外,上马镇建立了林火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整合原有资源,实现176个摄像头全监控,覆盖全镇70%区域,24小时监控在线判断火情。此外,针对部分林地位置比较深远,防火巡查人员难以深入的情况,采用无人机巡查模式,利用高科技与人力相结合,协助观察整个林区情况,极大提升森林巡查效率和监测效果。
而白节镇各级人大代表则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灭火的第一道防线,积极争当护林防火宣传员,结合赶集日、院坝会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典型火灾事故案例等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各村(社区)当家人微信群、手机短信、广播、流动宣传车等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森林防灭火政策传达到群众中去,做到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让群众真正成为森林防灭火的“明白人”“责任人”,切实增强群众护林防火意识。
各级人大代表组织辖区内各村(社区)联村干部、社长、网格员、党员群众等组成巡逻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林区和山头进行常态化巡查,加强防火联防联治,确保森林防灭火工作落细、落实。立足全镇茶山竹海旅游资源实际,面向进山游客重点讲解携带火种进山的危害,积极引导游客有意识的参与森林防灭火防控工作。同时加强对独居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开展深入走访,逐户强调防火责任和措施,切实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火责任体系,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在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森林防火值守卡口,值班人员对过往车辆和群众耐心细致地宣传森林防灭火政策规定,再三叮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龙车镇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0%。针对高温伏旱对森林资源的严重威胁,该镇将森林防灭火与脱贫监测排查、秸秆禁烧管控等工作结合起来,多措并举,严防死守,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运用8个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对主要林区实行覆盖,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发现冒烟明火立即处置。在重要林区设置2道检查劝导关卡,对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同时,全体镇村社干部放弃双休日休息,深入田间林区反复看紧相牢,各村成立一支摩托车巡查管控队员,不间断地开展野外用火、秸秆焚烧开展巡查,严防死守。
对50余名半专业扑火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森林防灭火演练,提高科学处置和扑救能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补充火灾扑火机具400余件(把)。加强值班值守,镇干部三分之二24小时在岗在位,村社民兵应急队伍确保随叫随到。
据了解,8月份以来,龙车镇高度戒备,严管密查,严阵以待,强化森林火灾和秸秆禁烧管控,巡查处置森林火灾隐患12起,教育处罚野外焚烧秸秆人员6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