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丹棱:村规民约助力建设和美乡村
2024年10月21日 20: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 (程欢悦 刘丁源)“善待老人和小孩,妇女儿童要保护。切莫打架闹口舌,和睦乡邻传美德。”10月21日,行走在眉山市丹棱县乡村,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条款清晰,内容详尽。

丹棱乡村墙上的村规民约。刘丁源 摄
丹棱乡村墙上的村规民约。刘丁源 摄

  村规民约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群众自治,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有些地方,由于村规民约制定程序不透明、群众参与度低、条款不切实际等问题,这样的村规民约往往被贴在墙上无人问津。

  如何把村规民约从无人问津的“墙上纸”变成发展治理的“测量尺”?丹棱县有自己的“巧思”。2022年5月,《丹棱县开展“把群众喊答应的村规民约”试点工作方案》出炉,该县齐乐镇梅湾村、仁美镇桂香村、杨场镇古井村、张场镇万年村、顺龙乡幸福村等5个村先行试点推开。

  “何为‘喊得答应’的村规民约?怎样才能制定出把群众‘喊得答应’的村规民约?”据丹棱县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到能把群众“喊得答应”,该县要求各试点村在坚持党的领导、合法合规、与时俱进等原则前提下,从程序上、内容上和执行上下功夫,修订形成务实管用、“把群众喊答应”的村规民约,助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首先是程序反映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订和修订,包含“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各案公布”5个步骤,群众要全过程参与;其次是内容顺应群众需求,村规民约内容必须接地气、紧跟治理难题,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做到“户户知晓”“户户认同”“户户签字”,体现群众意愿;最后是执行呼应群众监督,村规民约的执行公平公正,严格逗硬奖惩,执行情况每年向村民会议报告,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全过程参与,群众监督执行。“为了让村规民约有效执行,奖励的办法不可少,惩戒的手段也同样重要。”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党支部书记任刚称,曾经发现过有村民乱扔垃圾,会先扣除他的“道德积分”,再让他成为村上的环境保护宣传员,进行一定时长的义务宣传,达到成效后就可把积分“挣”回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村民讲卫生、爱环境。

村规民约会议现场。(资料图)刘丁源 摄
村规民约会议现场。(资料图)刘丁源 摄

  “新的村规民约出台后,由于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大家一改往日对村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对参与村内活动有了积极性,有项目要落地,各组还会激烈竞争,再也没发生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因为‘鸡毛蒜皮’小事情而阻工等现象,村里一片和气,发展也欣欣向荣!”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建国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获得者,他称,有了群众认可并认真执行的村规民约,乡村发展进入快车道,乡风文明也不断激浊扬清,基层矛盾越来越少,需要自己出面调解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他笑言自己基层调解员的身份面临“下岗”。

  如今,“喊得答应”的村规民约已从试点村走向丹棱全县,该县50个村(社区)均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并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喊得答应”的村规民约加持下,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