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推进美丽绵阳建设 让城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2024年12月26日 20: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6日电 (杨勇)“美丽绵阳建设重点突出‘美’,既注重现有美的塑造和打造,也注重未来美的意识和理念的培养。”12月26日,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代辉在介绍《美丽绵阳建设规划(2024—2035年)》时说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近期,绵阳市政府正式印发了《美丽绵阳建设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12月26日,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有关情况。

  王代辉介绍,建设美丽绵阳,一是将美的理念融入美丽细胞建设中,建设水清景美的美丽河湖、山水相融的生态园林城市、各具特色的美丽县城、独具魅力的和美乡村、路景如画的美丽交通,打造各美其美的示范样板。二是将美的理念融入繁荣兴盛文化中,重点传承繁荣“白红绿”文化,挖掘与实践生态文化,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旅游发展高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惠民乐民。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等文艺阵地的建设,鼓励创作文化艺术精品,通过繁荣文化与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培养城镇居民、乡村百姓对美的感知感受能力。

  在生态上,夯实涪江上游生态屏障,强化熊猫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提升生态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擦亮美丽绵阳建设的绿色生态底色。

  在生产上,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体系、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三大体系,不断推进重点工业高质量提升、特色农业高品质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增长,全面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美丽绵阳建设的绿色低碳动能。

  在生活上,强化以城带乡、城乡融合,聚力提升城乡生活品质,聚力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形成美丽绵阳建设的绿色生活方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