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三个零突破 川南早虾有“钱图”
2025年02月12日 11: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2日电 (曾佐然 任莉丽 杜雨芸)新春伊始,川南泸县的稻虾田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当地养殖户抢抓气候优势,通过"错峰养虾"模式让肥美的小龙虾提前60天跃上全国餐桌,在春节消费旺季赢得市场先机。

捕捉小龙虾。曾佐然摄

  巧打时间差小龙虾错峰上市收益佳

  2月11日,在泸县奇峰镇的稻虾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捕捞小龙虾,随着沉在水里的地笼慢慢被提起来,一只只色泽鲜亮的小龙虾就滑落到盆里,刚刚捕捞上岸的小龙虾通过初步人工分拣后,运到专合社,由专合社统一运往市场销售。

  “今年小龙虾行情还可以,大虾每斤卖60元左右,中虾每斤卖40元,虾苗每斤卖20多元,因为行情好,今年开工比较早,初二就开工了,初三就开始卖商品虾。”奇峰镇稻虾养殖基地负责人说刘雁兵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他经营的100多亩的稻虾基地里收获了1万斤左右的商品虾。

  “我们的商品虾主要通过专合社统一来包装,通过空运发往杭州、青岛这些地方,当天就能到达消费者餐桌。”奇峰镇稻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刘雁兵说。这个时间,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主产区由于气候原因还不能上市。

  地处川南的泸县凭借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春季回暖早的独特气候优势,培育出的小龙虾较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主产区提前约60天上市。当前,全国市场尚处“虾荒”季时,而泸县这片土地上的小龙虾养殖户巧打时间差,通过错时供应小龙虾的策略,成功抢占春节消费黄金档期。

  将成品虾分拣送走后,刘雁兵又忙着将挑选出的小虾苗再次投入稻田内,新投放的虾苗又将在两个月后成熟上市,5月份上市后种植水稻。

  “我们现在正在卖商品虾,卖商品虾的同时也在投放虾苗,我背后这块塘今天就正在投虾苗,这批虾预计3月中旬开始起商品虾,预计产量是在1600斤左右,预计产值在4万5左右。”奇峰镇稻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刘雁兵说。

  据了解,刘雁兵从2021年进入小龙虾养殖行业,经过学习钻研以及养殖技术创新,已经成功掌握了小龙虾繁育、养殖管理等技术,在给全国市场提供优质小龙虾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提供虾苗,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当地稻虾养殖业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采用的繁育两段式,成批量投放虾苗,成批量上市。就目前来说,养殖小龙虾前景非常好,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我对这个行业很有信心。”奇峰镇稻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刘雁兵介绍说,他有330多亩稻虾基地,其中奇峰镇有120多亩,立石镇有140多亩,石桥镇还有70多亩,预计全年虾苗产量大概在7万斤左右,商品虾预计产量在10万斤左右,总的产值预计在300万左右。

  三个零突破川南早虾前景好

  早在1月22日,泸县就召开2024年度川南早虾产业集群技术培训会暨生态渔业协会成立大会,会议邀请了渔美康集团西部片区总经理黄建平,四川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张克磊等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对全县200名稻虾种养大户、协会会员进行培训。主要针对泸县特早虾养殖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小龙虾稻田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选择、饵料投喂、防逃、水质管理、病害防控、养殖尾水治理等技术进行深入讲解,让广大渔业养殖户们看到了“泸县特早虾”前景和优势,有力增强了建设川南早虾产业集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推进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悉,泸县持续开展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和鱼米之乡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2024年,全县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2万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亩,水产品产量达55592吨,同比增速5.23%;渔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速6.7%。其中小龙虾产量13765吨,同比增速15.34%;小龙虾产业产值6亿元,同比增速16.25%。

  稻虾技术标准“零突破”。2024年9月,泸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双稻双虾、早虾晚虾、平田无沟3项地方标准,通过泸州市地方标准评审会技术审查并发布。

  稻虾加工产业“零突破”。泸州市春夏秋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泸县毗卢镇,已订购两条小龙虾虾尾速冻产品加工生产线,年内将投入生产,日产量将达6至8万斤,实现县内小龙虾加工零突破。

  品牌创建“零突破”。成功注册“双稻双虾”品牌,开启泸县稻虾产业品牌培育之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