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同屏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2月21日 15: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1日电(吴平华)秉承“川西南各民族交融要地”历史传统,6万各族移民公开摇号确定安置房建成嵌入式社区,32万干部群众总动员,形成“三包、五到、三化、一纺一硒、一东一西”“35311”创建工作法,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发展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屏山县清平彝族乡聚居点——彝家新寨。宜宾市委统战部 供图
屏山县清平彝族乡聚居点——彝家新寨。宜宾市委统战部 供图

  “三包”促进惠民利民,坚定不移同铸政治共同体。四川宜宾屏山县级领导包乡镇。29名县领导与11个乡镇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捆绑考核机制,把对乡镇的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县领导的重要依据,县领导将民族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同步部署、同步保障、同步开展,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在乡镇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让各族群众得实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县级单位包小区。将县城73个小区“承包”给县级73个单位,着力解决群众身边那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600余件,通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单位职工包入户。干部职工与群众进行结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慰问20万余人次,听心声、话家常、解难事,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问候,通过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

2023年“团结一家亲 幸福屏山年”活动现场。宜宾市委统战部 供图
2023年“团结一家亲 幸福屏山年”活动现场。宜宾市委统战部 供图

  融真情到。聚焦情感相连,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线下参与人数每年500人以上、线上近5万人。依托“蓝鹰工程”屏山——嘉兴人才培养项目,组织500余名各族中职学生到浙江随班就读,浙江学校和县内学校建立结对交流制度,线上线下多层次开展活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参与人数每年1万人以上。举办“海盐—屏山”东西协作专场招聘会,每年到海盐就业的各族群众5000人以上,浙江先后派出50余名干部、职工到屏山工作,100余名商界人士到屏山考察、投资。吸纳县外各族群众1万余人来屏创业就业,甘孜州雅江县藏族同胞尼玛窝热和却地拉姆到屏山县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就业。全县全域构建大嵌入式居住环境,以居住嵌入为重点,采取各族人民平等摇号确定安置房,县城9个社区、乡镇8个社区15万群众全部融入了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

  “三化”实现文化认同,自始至终同铸文化共同体。一是举办彝族新年节活动主题化。每年举办以“团结一家亲、幸福屏山年”为主题的彝族新年节活动,农历春节和彝族新年节同时成为屏山32万群众共同的节日,各族人民穿新衣、吃美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二是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固定化。每年固定9月为“屏山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岗位、进家庭、进服务行业“十一进”活动。三是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常态化。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举办“屏山县2024年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6项系列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原创文艺精品、美书摄作品、文化慕课、非遗宣传等310篇。线下活动包括:“秀洲—屏山文化走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民族团结文艺展演”“酒都风情文化进万家”等。

  屏山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自始至终坚持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了“35311创建工作法“,四川省民宗委官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民族》杂志等予以了宣传报道。

  屏山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全面形成,全县15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其中59个村超100万元、4个村超500万元。屏山经济开发区产值超过400亿元,被评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国家火炬屏山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业十大产业园区”。民族乡998户4689人贫困人口与全县贫困人口同步脱贫,民族村人均收入12580元,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省级”示范村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