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合江:统战赋能黑木耳 同心开出“致富花”
2024年07月04日 20: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4日电 (刘畅)近日,“泸州市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泸州酒城宾馆召开。

  近年来,合江县大桥镇充分发挥统战“法宝”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招引乡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返乡投资,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大桥镇双漩子村党总支书记牟小群了解到氿菌公司准备在泸州启动农户种植发展计划,立马对接到氿菌公司,提出“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建设厂棚并进行管理,向企业收取管理费,并动员群众自愿入股,一方面减少氿菌公司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牟小群介绍:“氿菌公司是泸州地区引进黑木耳种植的第一家企业,他们的菌种来自于黑龙江,我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也在黑龙江,所以黑木耳的品质是有保障的。氿菌公司与我们村集体签订了订单协议,同意按时按量对黑木耳进行回收,销路也有保障。”

  统战的力量贯穿在双漩子黑木耳基地的建设生产过程中。在黑木耳生产基地建设之初,双漩子村主动找到陈红明、陈世春两位乡贤,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生产基地建设,最终为村集体节约建设资金3万元。目前,双漩子村黑木耳基地已有110户群众入股种植,第一期产量约1500斤,一年能够生长3期,预期年收益达20万元。

  牟小群说:“这次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常务副主任戴肖东、国家高级农艺师车斌分别作了《黑木耳产业发展趋势》《黑木耳种植技术》专题分享,为黑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法与路径,增强了我们发展黑木耳产业的信心。”

  下一步,大桥镇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划用地10亩,拥有17个生产大棚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打造木耳烘干、冷冻车间,延长产业链,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同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