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6日电 (吴平华)“过去,我们只能乘坐火车到贵阳,乘坐时间约12个小时左右。现在乘坐高铁,乘坐时间仅需1个多小时就到了,并且很方便,感觉又很舒适。”近日,宜宾市民刘芸高兴地说。

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川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同时也是秦五尺道、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假江河舟楫之利,水陆码头商贾云集,舟济江河湖海,物流东西南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
据介绍,成贵高铁的建成,实现了宜宾各族人民经成都北上北京、经贵阳南下广州的高铁梦。高铁不仅让宜宾与成都、贵阳、重庆等周边连接形成全新的经济走廊。同时也让宜宾与全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宜宾启动交通三年大会战,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铁公水空”全面发力,累计完成投资552亿元。通过大力实施农村路网延伸工程、乡村运输提升工程以及公共交通优化工程,宜宾市各族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在不断改善中提升优化。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行总里程达到593公里,全市城乡公交线路累计达到68条,农村客运线路累计达到620条,中心城区公交车累计达984辆,宜宾各族群众对美好交通事业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交通嬗变,渡轮时代已成过去式。宜宾坐拥三江,因水而生,浓郁的码头文化是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符号。6码头24渡口分布在三江六岸,其中大南门码头、绥江码头、潼关码头是宜宾老一辈们记忆中最为熟悉和深刻的。市民刘大爷说,“过去白沙湾一带的厂矿职工和城乡人员进出市区都必须经合江门渡口乘坐渡船往返,那时这个渡口的日客运量在3000人左右,高峰时期更多,人山人海。直到南门桥建成通车后,渡口才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宜宾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宜宾与全国各族群众的交往联系。”
2019年,备受瞩目的成贵高铁宜宾西站正式通车并投入营运,标志着宜宾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成贵高铁的建成,实现了宜宾各族人民经成都北上北京、经贵阳南下广州的高铁梦。此外,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站段已进入联调联试,即将通车营运。高铁不仅让宜宾与成都、贵阳、重庆等周边连接形成全新的经济走廊。同时也让宜宾与全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变得更加紧密快捷。
2019年12月5日,一架由西安飞往四川宜宾的川航客机平稳降落在宜宾五粮液机场的跑道上,宜宾五粮液机场正式投运,宜宾航空发展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机场当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正式跨入全国“百万级”机场行列。目前,宜宾五粮液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大连、博鳌等36个城市,旅客年吞吐量超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8000吨,位居全省支线机场第一位。
2023年,成自宜高铁正式通车,实现了川南经济区“半小时交通圈”触手可及,更是全面融入了成都“1小时经济圈”和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式跨入“双高铁时代。从宜宾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宜宾市规划建设高铁站11个,目前已建成8个、在建3个,覆盖翠屏、叙州、屏山、兴文、长宁、南溪、高县、筠连等8个县(区)。
据悉,到2025年,宜宾将基本形成“成渝地区1小时通达,贵阳、昆明2小时通达,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市域半小时通勤圈”。展望“十五五”,宜宾将继续抢抓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运输网络,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必将以全面升级宜宾综合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促进宜宾与全国各族群众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