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3日电 (记者 贺劭清)22日晚,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共创的民族歌舞剧《甘孜雪莲》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该剧以“收信、选角、迷路、比赛、爬坡、募捐”等篇章为纲目,用歌舞剧的舞台艺术形式讲述了在党的关怀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对口帮扶甘孜州理塘县贫困户学生泽仁桑珠,在川艺温暖大家庭中战胜疾病、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不断成长的励志感人故事。

该剧由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蔡雅康担任总导演,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担任艺术顾问。该剧已获2022年省级文旅发展专项资助、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和旅游学院“学党史迎百年”课程思政活动展示案例。

该剧集结了90名“9+3民族歌舞班和云南文山订单班在校学生,全部由藏、彝、苗、壮等少数民族组成,涵盖了学院声乐、舞蹈、美术、杂技、文化管理等专业,师生同台、全力以赴,他们将情怀和爱汇聚在有生命力的舞台。该剧是学院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艺术特质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围绕培养有德、能歌、善舞、会演的高素质文艺人才培养目标,量身定制的教学剧目,旨在让学生从“学、创、演、赛”模式中实现以艺养德、以艺增智、以艺强技。

该剧共分为6个篇章,用虚拟的舞台形式展现现实主义题材故事,以艺术的底色背景进行铺陈,融入舞蹈的灵动和力量,将充满自由、高亢、婉转、跌宕的情节和华彩的藏族民歌穿插其中,先抑后扬,跌宕起伏。困难和希望,绝境和重生,感恩与传承的几组矛盾对立交织、冲突碰撞,使剧情更加丰满有张力,流畅地讲述了有情有爱的“雪莲”故事。
除此以外,该剧还原汁原味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他们对“歌”与“舞”的情感认同极高,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典型的地域特色。该剧中的民族学生将自己的校园故事,以歌舞剧形式搬上大舞台,参演师生将情感表达融合在专业技能之中,高度呈现了民族歌舞剧的独特风格、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四川唯一一所公办艺术高职院校且保留中职教育的学校,自2009年“9+3”计划以来,主动承担起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任务,13年来先后培养“9+3”学生700余名,学院将爱思政元素融入艺术教育全过程,在“学、创、演、赛”实践中,不断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民族团结新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