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探讨人文城市可能性 《人的城市》成都开启新书分享会
2022年10月29日 09: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记者 何浠)10月28日晚,由世纪文景、三联人文城市、方所成都店联合举办的《人的城市》新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分享会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主持,邀请到王辉、董灏、宋壮壮、贾冬婷四位嘉宾,以“在地与游牧——数字时代的城市好奇心”为主题进行分享。

新书分享会现场。
新书分享会现场。

  2020年初,秉持着“人是目的,也是尺度”的理念,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以“重建联结”作为首届主题,三联人文城市奖不仅搭建了针对当下城市/建筑的评价体系,更思考、回应在新的时代现实下,如何重建人与人、人与城市的联结。从人与场所、人与建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活力五个维度,以人文、创新、公共、美学为评价标准,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设置了五个子奖项,并于2021年4月在成都举行了颁奖典礼。

新书分享会现场。
新书分享会现场。

  《人的城市》从获奖及入围的25个实际案例出发,邀请建筑、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人士,共同探讨人文城市的可能性与不同实践方案,窥见人文城市的未来趋势。这本书不仅是对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记录,更以此为出发点,对关于城市的现象与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

  此次新书分享会的主题“在地与游牧——数字时代的城市好奇心”即建立在新现实和新观察的基础上。当“数字游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虚拟互动的时代,实体空间又承载着什么样的意义?人们又对空间和城市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需求?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委王辉从“数字化都市生活中反向的人文视角”,重新审视了数字时代下对“人文”的解读。作为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Crossboundaries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合伙人董灏从自己的过往案例出发,探讨了通过城市中小尺度改造设计打破身份边界的可能。设计师、帝都绘联合创始人宋壮壮是2021三联人文城市季光谱计划可视化团队负责人。他从数据和可视化角度,探讨了“如何用数据讲述人的故事”。《人的城市》编著者、三联人文城市执行总编辑贾冬婷从三联人文城市奖的故事出发,分享了对“人的城市”的思考。

  新书分享会主持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表示,希望借由此书的出版以及此次分享会,重新审视数字时代下人与城市的关系,并由此拓宽对人文城市的理解:“人文”绝不仅仅是怀旧式的想象,更是对新时代下新需求的呼应,是真正关注人的状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