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开展24场馆外研学活动 青羊区图书馆帮助青少年“生活+悦读”
2023年12月04日 13:4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4日电 (唐倩)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关键。

  2023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下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青羊区图书馆以研学的形式,按照主题化、体系化的方式,设置6大阅读研学主题开展24场“生活+悦读”馆外研学活动。这些研学活动把青少年读书行动与开展红色教育、科学探究、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馆外研学活动现场。(青羊区图书馆 供图)
馆外研学活动现场。(青羊区图书馆 供图)

  “我们的馆外研学活动让阅读不再局限于书本,跨越阅读的边界,以阅读+研学,提升青少年审美力,让审美活动超出纯文学、纯艺术的范围。”据青羊区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如“巧手医书”研学活动,带孩子们走进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体验妙手补破全过程,亲眼见证破损古籍书叶重焕新生,可以亲手操作,体验古籍雕版印刷和手工传拓技艺,还可以折叶打孔,穿针引线,亲手缝制线装书,全方位体验线装书制作流程,近距离体感受古籍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武林漫步”研学活动带孩子们问道侠小说里的青城山,小说世界里的自然与人文,古老和现学习青城武术,在一招一式、一拳一剑中感受忠勇浩然气,侠义快哉风。“中医小郎中”研学活动,不仅仅是带孩子们进行中医职业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中医药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理念与实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

  还有一些馆外研学活动,将经典阅读、博物致知、艺术欣赏和创作体验相结合,以阅读为载体拓展至研学体验,全面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与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如“诗词里的国家宝藏”阅读研学主题,将中华传统典籍与国家宝藏相结合,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以诗词鉴历史,以文物看中国。“成语里的国家宝藏”主题则通过文物的视角来看成语,走进博物馆让成语的解读回归到诞生时的真实时空当中,成语和文物知识是基础,剖析文物和成语的角度与逻辑是方法,对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崇敬传承是核心。

  全民阅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阅读的种子。青羊区图书馆不断创新“生活+悦读”馆外研学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丰富多彩阅读主题研学活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增强青少年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助力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