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5日电 (吴平华)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巷子里闲坐在竹椅上放松,看巷子里的人来人往,小洋楼广场上传来空灵的琴声,花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4日,宽窄十二月市“宽窄雅集—踏春问茶”活动在宽窄巷子—井巷子拉开序幕,宽窄巷子为市民呈上十二月市春茶雅集、十二月市春日雅事和十二月市春来雅会三大“好市”,市民和游客在成都宽窄巷子以茶会友、共享春天。

闲坐喝茶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成都人的幸福生活,从一壶茶开始。
对于成都人来说,幸福美好的一天可以这样过,一把竹椅,一杯盖碗茶,三五个好友喝茶聊天,在十二月市春茶雅集中,竹椅子和露营椅将组团打造成休闲区,像极了一个露天的大茶馆,现场座无虚席。

来自湖南的游客张丹一家人坐在休闲区,张丹拿出手机与家人合拍了一张照片,“如此放松的场景,必须留个纪念,之前看新闻,成都人的闲适是从一杯茶开始,然后慵懒地坐在凳子上,小长假来成都旅行,在宽窄巷子,我们像成都人一样生活,感受到成都人的安逸巴适。”
宽窄巷子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年大运会期间,宽窄巷子就以“以高朋之邀来上坐”为灵感,采用眉山青神竹艺打造21个竹桌椅矩阵,今年的宽窄十二月市“宽窄雅集—踏春问茶”让休闲区更加多元,竹椅和露营椅供大家选择,累了就来坐坐,体验一把成都人的生活。
演艺、互动“十二月市”再亮相
仿佛让人置身空山幽谷,又似月照寒江,开阔而苍凉……4月5日下午,古筝演奏家的一曲《琵琶语》,令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古时文人群体“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快意。
随着音乐响起,花团锦簇的花仙在人群中翩翩起舞,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
作为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其物产丰饶,早在唐朝时期,就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并形成了完备的集市规模,因此,成都与扬州有了“扬一益二”的称谓。
到了两宋,随着农业、手工业发展,成都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在原来定期市场的基础上诞生了按月令季节销售本地土特产的集市,也就是形成了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市”。
近两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全新打造的“十二月市”以活化IP形象为思路,为十二月市设计IP形象、定制妆造服饰,形成灯神、花仙、蚕娘、锦官、扇生、香童、七宝郎、桂君、药师、酒狂、梅女、桃符姑这十二个人物IP,是成都首个十二月市人物形象。
在十二月市春来雅会中,以文化赋能宽窄雅集,二月花市的花仙、三月蚕市的蚕娘、四月锦市的锦官依次登场,每天一个人物主题演出,现场还有NPC互动并配合游客现场打卡。
走在悠长悠长的巷子里,与花仙擦肩而过,迎面又遇到蚕娘,“十二月市”重回成都,回到了宽窄巷。
300年宽窄巷子从历史中走来,坚持守正与创新,面向未来不断生长。清明时节,新文旅场景、新消费业态、新经济消费,不断激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潜能,让市民游客看见宽窄巷更多的可能。
据悉,宽窄十二月市“宽窄雅集—踏春问茶”将持续到4月7日,快来宽窄踏春问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