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乐至川剧:五声腔一体 梨园中代代相传
2024年05月20日 14: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吴平华 刘小绫)近年来,随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入,乐至川剧再次焕发荣光。作为资阳全市唯一、省内少有的专业川剧创演县级艺术事业单位——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先后被命名为“资阳市非遗传习基地”“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项目体验基地”。

极具观赏美感的舞台演出现场。刘小绫 摄
极具观赏美感的舞台演出现场。刘小绫 摄

  乐至川剧,最早出现于民国初期,属“资阳河”川剧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集昆、高、胡、弹、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吐火、水袖等,在业界有“无乐不成班”的美誉。

  据资料记载,1910年秋,乐至县部分文艺爱好者自发集资,创办起“乐民科社”,开始招生训练,并以卖票的方式开园演出。此后,“乐民科社”与大春班、资安乐班、王鸣蝉班等剧团整合,成立“乐民俱乐部”,并走南闯北四处巡演。1940年,因市井萧条,巡演收入每况愈下,剧团因为窘境被迫重新回到乐至。1950年,乐至县川剧团正式成立,而后,乐至县川剧团逐渐步入正轨,陆续开始到各乡镇开展川剧演出。

 正在演出现场。刘小绫 摄
正在演出现场。刘小绫 摄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从座无虚席到门可罗雀,乐至川剧几经浮沉。随着时代的变迁,娱乐方式的日益增多,川剧逐渐被新鲜事物扯离人们的视线,同时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

  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紧扣时代主题,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先后创作出大型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川剧联唱《昆高胡弹灯》、川歌舞《我爱你中国》、现代川剧《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下的现代川剧优秀作品。其中,剧目《青年陈毅》在2019年获评资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并参演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荣获参赛剧目奖,获得了业界专家及观众好评。2023年4月,乐至川剧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2023年11月,乐至川剧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创编排演的折子戏《劝夫》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

  与此同时,为有效解决川剧传承断代瓶颈,乐至县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启动定向委培川剧人才工程计划,经专业知识初试、表演能力面试、集中体检,最终招收录取23名川剧定向委培生,开展四年制中专川剧表演、器乐专业培训。如今,这批学生即将毕业,他们也正逐渐成为乐至川剧的新鲜血液,让乐至川剧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师承培训、专业深造、舞台锻造……“无乐不成班”是对乐至川剧的褒奖,这是荣誉,也是前进的动力,我们相信乐至川剧定会代代相传,必将建设成为一支德艺双馨的川剧专业团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