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川渝非遗主题展演在广安举行
2024年06月17日 15: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7日电(王爵)16日晚,“巴蜀文化共融合·匠心传承耀中华”川渝非遗主题展演在广安市举行,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一场川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宴。

   川渝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川渝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据悉,此次展演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安市融媒体中心承办。主题展演分为“小平故里·文脉相传”“巴山蜀水·共绘锦绣”上下篇章,以四川清音、川剧、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充分展示川渝优秀传统文化、广安特色非遗项目,让传统艺术在时代舞台上焕发出崭新的光芒。“梦里面,仿佛那么久远;歌声里,依然深深眷恋。

 抬滑竿表演。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抬滑竿表演。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晚上8时许,随着一曲高亢悠扬的四川清音响彻云霄,演出在广安市春天艺术剧院的《岁广·予安》中拉开序幕。舞者们身着飘逸的服饰,轻盈起舞,他们的舞姿与清音相互呼应,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梦境。他们的身体语言如同流动的诗句,诉说着广安非遗的魅力与特色。整场演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艺术相结合,充满川渝两地非遗特色。

  舞蹈《抬起滑竿闪悠悠》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山滑竿抬幺妹”,表演中,轿夫一前一后,幺妹坐于椅中,自撑伞挡阴,轻颠慢颤自在行走,通过上滑竿、起滑竿、颠试滑竿,各种路途状况号子,形成完整的行为范式和文化情趣;舞蹈《云童情韵》源自省级非遗“云童舞”,用古朴而灵动的舞步,让观众在欣赏中,品味广安的文化韵味;源自省级非遗“宕渠双竹连响”的舞蹈《太阳出来喜洋洋》,既发挥了传统“打连响”的活泼欢快,又融入了竹枝舞的曼妙柔美,呈现古老巴渝舞雄壮激昂的余风流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以激昂的船工号子演绎了催人奋进的生命之歌;重庆市三峡川剧团和四川省川剧院联袂演出,带来的川剧《别洞观景》《芙蓉国粹》表演,用吐火、变脸等川剧绝技,为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川剧绝技综艺表演”。

川渝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川渝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近1个小时的演出中,《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四川清音《照亮》、舞蹈《翻山铰子》、歌舞《爱在川渝山水间》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今晚这场演出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我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领略了现代艺术的无限创意。”市民杨思淼说,今晚川渝两地非遗传承人携手献艺,通过现代表演的形式来展现传统非遗的魅力与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在主题展演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天府旅游美食荟暨巴蜀非遗市集、“续中华文脉·赏非遗风采”非遗主题作品展。2024巴蜀非遗品牌大会、巴蜀非遗品牌展等活动也相继开展,展示川渝两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川渝两地非遗保护传承迈上新的台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