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第六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北川举行
2024年07月12日 10: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2日电 (杨勇)7月11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4年大禹诞辰纪念活动在大禹故里——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海峡两岸大禹研究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大禹后裔代表、大禹遗迹地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共祭大禹,追根溯源。

活动现场。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四川省对台交流品牌活动,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以大禹文化为载体,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情感连结,促进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盛会,每年吸引大量台湾同胞前来寻根问祖。

  上午9时50分许,随着九响铳鸣,华夏子孙对大禹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34声鼓响,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大禹的共同心声。随后,海峡两岸嘉宾敬献花篮、羌红,恭读祭文、行礼、颂歌祭舞,现场全体肃立,按照传统礼仪面向大禹行礼祭拜。

活动现场。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举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就是要传承弘扬大禹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尊重自然、因势利导,九州一体、守望相助的精神,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深化川台合作赋予新的时代力量。”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晓晨表示,希望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同传承弘扬大禹的担当、奋斗、创新等精神,坚守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促进川台两地融合发展,搭建海峡两岸青年圆梦舞台。

  绵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绵阳科技城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南希表示,希望海峡两岸同胞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大禹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精诚团结,携手同心,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创未来。

  “海峡两岸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风俗,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根脉。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大禹的功绩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铭记。”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张馥堂说道,并号召台湾青少年来大禹故里四川北川听听大禹治水的故事,认识大禹文化,体会大禹精神,感受羌风民俗、学习非遗技艺,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川作为大禹故里,如今仍保留禹穴、岣嵝碑等30余处大禹遗迹、民间传说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被命名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其中“禹的传说”“大禹祭祀”被列为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被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确立为“大禹祭祀地”,被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据悉,本届活动除举办开幕式、大禹诞辰纪念活动、投资推介会、大禹文化传承创新座谈会外,还首次举办川台青年大禹文化研学实践交流活动,邀请台湾青年学子与北川学生一道同讲大禹故事、开展非遗文化羌绣体验等。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台湾民意代表高金素梅女士助学金发放仪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