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天文旅游向全球游客发出“邀请函”
2024年10月30日 18: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0日电 (唐倩)“未来,天文旅游不仅仅是新质生产力,背后还有民宿、研学、餐饮、夜间经济等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30日,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专委会主任羽欣在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研究专委会成立仪式上说道。

成立仪式现场。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研究专委会 供图
成立仪式现场。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研究专委会 供图

  当天,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研究专委会正式成立,现场首次发布了3大四川天文旅游线路产品,并开启“文旅+天文”产业融合新模式。这是四川首个以天文为主题的旅游专业组织,也是四川积极探索天文旅游新兴业态和场景的生动实践。

  四川,不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灵动秀美的河流、广袤无垠的草原,更有着如梦如幻的璀璨星空。在稻城亚丁、若尔盖草原等四川的高海拔地区,能见度极高,为天文观测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天文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天文旅游研究专委会也将带更多的人一同仰望星空。

  成立仪式在一场沉浸式银河仰望中拉开帷幕,现场嘉宾“翱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成为星空旅行者与光同行。“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天文旅游将走进民宿、研学、夜间经济等领域,让游客能够‘奔赴’‘触摸’星空。”围绕天文旅游融合发展,羽欣表示希望天文旅游催生出更多的体验场景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借助科技手段,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发展。至此,四川天文旅游“邀请函”向全世界游客传递。

  “文旅+天文”双向奔赴,文旅融合中的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据了解,四川省旅游学会天文旅游专委会旨在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入开展对天文学知识科普性项目与文旅产业结合的可行性探讨,指导和协调相关项目落地,开展天文学和文旅结合理论与实践及相关产业体系课题研究,研发天文旅游研学、亲子等系列产品,开展天文旅游人才培养培训等。

  文旅+天文新场景也在不断解锁。现场发布的3大天文旅游主题线路产品中,解锁了成都城市之眼天文台、稻城“千眼天珠”、卫星发射基地等标志性观星平台,更串联了成都丹景山、凉山彝海、稻城亚丁等经典观星目的地,涵盖了高原山地、草原湖泊、文化休闲、乡村旅游等,仰望星空的体验场景丰富多元。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学会的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天文旅游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引进先进的天文旅游理念和技术,助推如稻城千眼天珠和拉索项目等资源存量的盘活,为我省天文旅游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四川省旅游学会会长陈加林表示,学会将积极与其他单位、企业合作,推动天文旅游与文化、研学、民宿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推动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