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dysc > 中新网四川

汶川羌人谷滑雪场助力冰雪经济发展
2024年12月31日 18: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1日电 汶川羌人谷滑雪场自12月11日盛大“开板”以来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羌族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冰雪爱好者的目光,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据介绍,羌人谷滑雪场建于“四川小雪乡”之称的阿尔沟,海拔3200多米,雪量充足,雪期长达4~5个月,具有1400米的自然落差,被称为全亚洲最具开发性的滑雪项目,可容纳上千名滑雪爱好者尽情驰骋。目前,羌人谷滑雪场共开放10条雪道,其中初级雪道5条,中级雪道5条,造雪面积达22公顷,雪道总长度4331米,最大落差98米。场内配备总长度615米的5条魔毯,以及总长度1415米的2条索道。广阔的滑雪区域,使得羌人谷滑雪场成为滑雪爱好者们心中的一块“新大陆”。

游客在滑雪场玩耍。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除了专业的滑雪区域,羌人谷滑雪场的娱雪区面积也达3.84公顷,设有ATV四驱车、雪地挖掘机、雪地转转车、儿童平衡雪橇车、雪地摩托、卡丁车、雪地碰碰球等丰富多样的项目,旨在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游玩需求,带来全方位的冰雪娱乐体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羌人谷滑雪场在重要的节日、节点,还会邀请非遗传承人在进行现场非遗展演,让冬雪运动“邂逅”传统文化,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羌族文化体验。

  今年11月,国办发布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冰雪经济总规模达1.2万亿元。在此背景下,汶川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冷资源”转化为文旅“热经济”的强大引擎。

  从专业滑雪场的建设到冰雪文化活动的举办,从冰雪运动的普及到冰雪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汶川近年来充分利用丰富的冰雪资源,让冬季旅游在这里“热起来”“旺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冰雪战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冰雪篇章。

游客在滑雪场玩耍。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为进一步推动汶川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冬季冰雪旅游产品,羌人谷以冰雪资源、森林资源、古羌文化、古羌原真生活为核心吸引力,依托和挖掘滑雪、民俗等冬季旅游资源,对标国际知名冰雪康养胜地,建设成全国高海拔地区落差最大、最专业、最野趣、最安全、最环保的滑雪场,将冰雪与其他旅游项目联动,以此达到“1+1>2”的效果,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体育+冰雪”旅游新业态的重要体现。

  此外,滑雪场周边配套建设的度假酒店、特色民宿以及羌族风情商业街,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住宿与餐饮服务,更促进了当地就业,带动了周边农产品及手工艺品的销售,形成了冰雪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羌人谷滑雪场将继续秉持“以冰雪为媒,以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化内涵,推动冰雪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