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多家主流媒体探访广元朝天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05月16日 20: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张敏 苗志勇)5月15日至16日,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高质量发展看朝天——媒体集中宣传活动”,20余名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组团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探访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提质升级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深刻感受这片热土上蓬勃的发展动能。

  交通先行: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蜀道之难,曾让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喟叹穿越千年。而今日的广元朝天,却以蜿蜒的道路为笔,在巴山蜀水间书写着新时代的交通传奇。

  15日下午,大家纷纷操控无人机从高空传回黑石坡至曾家山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碎石料堆成一座座小山,其间各类机械设备往来穿梭、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配合机械紧张有序地作业,场面蔚为壮观。这条全长28.3公里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正以惊人的建设速度改变着区域发展格局。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路建成后,广元至曾家的车程将从一个半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极大提升曾家山的旅游通达性。”

建设中的黑(石坡)曾(家山)快速公路。苗志勇 摄

  与此同时,曾家场镇至荣乐养生谷段的8.2公里道路改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今年6月主线全面贯通,未来与黑曾路、七曾路形成广元—朝天—曾家的环线快速通道,彻底破解曾家山的交通瓶颈。

曾家镇至荣乐养生谷道路升级改造施工现场。苗志勇 摄

  交通的蝶变只是开始。朝天区深谙“区位劣势可以通过交通优势来弥补”的道理,“十四五”以来,朝天区始终围绕“门户枢纽提升、路网外联内畅、服务便捷高效、行业治理规范、建设综合交通”工作方针,突出“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大工作重点,构建起了“两横五纵三环线”的主骨架交通网络。这种以交通破局的思路,为山区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绘就“共富图景”

  16日下午,大家来到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内,声光电技术再现着7000年前先民的生活场景。这座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已成为大蜀道文化旅游和曾家山康养度假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和重要文化地标。“我们不仅展示历史,更希望让文物‘活'起来。”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通过沉浸式体验、研学旅行等方式,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在曾家山荣乐养生谷,正在建设中的曾家荣乐水世界项目则将温泉的温润与建筑的线条完美融合,总建筑面积3552.5平方米的水世界内,687平方米的室内温泉泡池与12个风格各异的露天汤池相映成趣。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还特别设计了318平方米的儿童戏水区和336平方米的儿童游泳池,以及610平方米的成人游泳池,旨在打造全龄化的康养体验。”

  文旅融合的实践在朝天遍地开花。位于曾家镇大竹村九组的拾山院民宿将老房子改造成复式客房,既保留了川北民居特色,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我们采取‘集体经济+专业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形成民宿集群。”民宿主理人张雪梅介绍,这种模式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实现了多方共赢。

媒体探访团走进曾家山“拾山院”民宿。苗志勇 摄

  在布谷布谷民宿二期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绿化美化作业。民宿创始人刘兴东分享他的“民宿经”:“我们专门花费110万元聘请杭州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就是要做精品民宿的标杆。”而这种示范效应正在显现——目前周边已建成民宿4家,在建2家,拟建6家。

  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曾家山新建民宿140家,改扩建320家,新增床位5000余张。目前,全区民宿、农家乐、乡村酒店等达1300余家,床位超2万张,文旅产业已成为朝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打造“朝天智造”

  16日中午,七盘关建材(石材)产业园里机器轰鸣,这里正演绎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故事。在旭航构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600T铝型材挤压线正在作业,一根根铝铸棒经过加热、挤压、表面处理等工序后,变成一张张扁平的铝型材。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公司整合全国50余家铝合金模板生产企业,将旧模板统一回收熔铸加工,挤压成型材,再进行建筑铝模板及辅材生产,走出一条铝模板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更令人振奋的是,企业计划到2027年建成10条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年可挤压铝型材10万吨,生产铝模板400万平方米。

  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同样不断提升。七盘关农产品加工园内,岚晟生物中药饮片生产线可生产包括净制、蒸制、煮制、切制等工艺在内的100多个中药品种;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进入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医院,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30家入园企业带动建立原料基地6万余亩,150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同样精彩。在朝天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5000平方米的集约化育苗区里,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在自动运行。技术员演示说:“这套系统能精准控制温湿度,年可育优质蔬菜种苗1000万株以上。”而园区配套的冷链物流中心,年可预冷处理产品近10万吨,延长货架期20天以上……

  广元市朝天区的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不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交通、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的协同共进。在这里,每一条道路、每一家民宿、每一座工厂都在讲述着创新发展的故事,共同编织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如朝天区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要让高质量发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真正造福每一位朝天百姓。”这,或许就是高质量发展“朝天路径”最深刻的注解。(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