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眉山彭山:启文物数字化让千年文脉“活”起来
2025年07月11日 21: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 (刘忠俊 马诗雨)近日,眉山市彭山区启动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项目,通过前沿技术对辖区内6处重要文物进行全方位数字化采集,为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探索出科技赋能新路径,不仅在川内具有开创性,更提供了“彭山方案”。

彭山区江口石龙。马诗雨摄

  彭山古称“武阳”,建制于秦,有2300多年历史。此次纳入采集的寂照庵石刻、江口石龙等6处文物,涵盖摩崖石刻、古建筑、墓葬等多种类型。因自然风化、侵蚀及人类活动影响,这些文物保护压力陡增,数字化技术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项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贴近扫描+高清摄影”技术组合。三维激光扫描点间距≤4毫米,拼接误差≤2毫米,完整性超90%,达国内先进水平;无人机贴近扫描地面分辨率1厘米-3厘米,解决高大文物采集难题;高清摄影以300分辨率以上精度、500万像素以上单幅照片,保真纹理信息。最终形成四层数字化成果,构建“数字孪生”体系,为保护、研究和公众需求提供支撑。

  实施中,彭山区创新“专业文物机构+主流媒体平台”模式,融合专业保护与传播资源。项目将开发三维交互模型、漫游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模型和VR全景可预热线下旅游,提升体验感;数字化成果转化为沉浸式项目、文创产品等,丰富旅游场景。初步估算,相关效益超500万元。

工作人员在崖墓内部空间开展数字化采集工作。马诗雨摄

  据悉,未来3年-5年彭山还计划完成50处重点文物数字化,建数据库并对接省级平台,还将开发数字导览APP和线下体验中心,借VR、AR让人们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拓空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