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四川观察

沉浸式体验游牧文化 红原牦牛文化节启幕在即
2025年07月30日 15:13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曹惠君

  7月29日,记者从红原县委宣传部获悉,8月5日,红原即将迎来《红色草原·游牧之光》第十三届牦牛文化节启幕式暨山歌音乐情景剧展演。届时,百余名演员将以草地为幕、山歌为弦,用一根百米乌尔朵串起游牧文化的千年历史,用红色记忆与游牧生活书写“牦牛之乡”的精神脉络。

  据了解,《红色草原·游牧之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情景剧,而是一场由百余名红原牧民用游牧生活演绎的真实故事,是一曲融入奶茶温热、山歌悠扬、牧人呼吸与军民互助的生活交响。

  情景剧围绕一根日常放牦牛用的绳子——乌尔朵,和一本当年红军留下的日记本双线交互展开。日记里,风雪撕去了关键篇章,记载着1935年至1936年间,年轻的红军战士在雪山草地间的生死跋涉,以及军民之间的互助故事。剧中,乌尔朵作为视觉锚点,是军民互助与启蒙的历史见证。牧民为红军送粮、拉战士出沼泽,红军教牧民读书写字,唤醒牧民对知识的渴望。

  据悉,《红色草原·游牧之光》山歌音乐情景剧以藏族山歌音乐为核心串联,由序章、三大篇章及高潮尾声构成,时长约55分钟,汇聚百余名演员。其中多数演员来自当地真实牧民,他们牵牦牛、搭黑帐篷、唱山歌、抱青稞袋,将最本真的游牧生活搬上舞台,旨在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游牧文化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该情景剧既是第十三届牦牛文化节创新模式的体现,也是往届藏族山歌大赛的优秀选手展示平台,托让、泽旺甲、羊修拉姆、甲央等往届大赛佼佼者均参与其中,更有扎西尼玛与卓玛倾情助阵。

  “我们旨在激活‘红色+游牧’的双重文化基因,让传统畜牧的根基与红色精神的血脉,共同滋养出新时代的产业动能与文化生命力。”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草原·游牧之光》山歌音乐情景剧将助力“牦牛之乡”的品牌知名度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让红原成为游牧文化的符号之一。

  如今,红原正构建一条以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的生态链,进一步提升红原文旅的独特辨识度和深度体验感,带动当地牧民的深度参与和获益,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当格萨尔王的鼓点响起,当迁徙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当牧民的山歌与现代的旋律交织,红原,正以游牧文化之名,向世界发出最真挚的邀约。

  (图片来源:中共红原县委宣传部红原县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