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5日电 (张娟 蒋丽萍)文旅项目建设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日前,在绵竹市清平镇雪野川羌汉聚落度假区项目建设现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粉刷外墙、贴装地面、打扫卫生,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

“该项目是全新打造的集民族文化体验、非遗研学、文创展示、美食品鉴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族团结交流融合中心。项目以羌式建筑集群、非遗工坊等特色场景为主,为游客带来羌绣、砸酒体验、篝火晚会等沉浸式互动活动。”据该镇棋盘村党总支副书记孟升国介绍,该项目预计在8月上旬全部完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连接民俗文化与旅游消费的纽带,也是清平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镇依托九顶山山歌、九顶山清平火儿炕山腊肉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盐井村打造了九顶山非遗(绵竹)体验中心,项目建成后,将集民俗文化艺术交流、研学旅行、非遗展示体验、特色旅游及生态农产品宣传销售为一体,让广大游客沉浸式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我们这里的九顶山山歌和九顶山清平火儿炕山腊肉分别入选了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音乐类)和德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清平的两张非遗名片,游客除了住宿,还可以体验羌宴、篝火晚会等。”九顶山非遗(绵竹)体验中心负责人谢德勇介绍,下一步中心还将汇集剑南春美酒、绵竹年画等内容,让游客能够一站式体验更多的绵竹文化。
清平镇党委书记孟锐表示,该镇将围绕四川省委“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指引,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展转型。坚持“生态本底+文化表达+艺术体验”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一轴三谷多节点”的旅游体验廊道,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提档升级萤飞天地,打造九曲花海高山聚落,推动山水资源向文旅经济价值的转化。二是深耕特色品牌赋能产业提质。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实施“清平味道”品牌战略,以山腊肉、野蜂蜜、高山茶等特色农产品为核心,通过品质管控、文化包装、拓宽渠道等方式,培育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农旅融合示范品牌。三是做好非遗传承串联羌风汉韵。开发九顶山文创基地、雪野川羌汉聚落主题艺术园等新场景,连接民俗文化与旅游消费的纽带,精心策划升级研学旅行、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推动非遗从“单一展示”向“沉浸体验”的跨越,让更多游客走进清平、爱上清平、留在清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