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2日电 (胡林)近日,“第八届全国硕博研究生学术会议暨李杜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在李白故里江油市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江油市人民政府指导,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江油市李白纪念馆、中华诗歌研究院、四川大学、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四川省李白研究会联合主办,以推动李杜研究薪火相传、激发硕博研究生学术活力为宗旨,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近二十所知名高校、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与硕博研究生代表。
据介绍,本次李白纪念馆与杜甫草堂首度合办全国硕博论坛,系传承李杜精神、活化传统的创新之举,意义深远。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中华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飞在致辞中回顾了杜甫草堂在推动杜甫研究及学术交流方面的深厚传统,高度评价了全国硕博研究生会议在培养学术新人、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并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
会议期间,日本杜甫学会发来贺信,贺信特别指出,主办方对学术事业的坚守令人敬佩,其热情感召吸引了200余位青年学者踊跃投稿,最终12位优秀代表脱颖而出作学术报告。贺信对延续和发展这一高水平学术活动致以热烈祝贺。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李白研究会顾问葛景春发表演讲《巴蜀文化对李白的影响及李白对巴蜀家乡的思念》,深入探讨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全方位塑造,通过《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等经典诗作展现李白对江油故土的深切眷恋。他强调巴蜀文化为李白注入“诗仙”特质,呼吁从文化根源与情感纽带重新审视李白的精神世界。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徐希平作了题为《匡山读书处,重与细论文》的学术报告,探讨了李杜交游、诗学观念互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议题,引发与会者深入思考。
在会议报告环节,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围绕杜甫诗歌的文本考辨、接受史、诗学理论,以及李白词祖形象建构、唐代文学文献考释等李杜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会议为撰写优秀学术报告的12位青年学者代表进行了颁奖。中国人民大学谷曙光教授作题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总结发言,高度评价本次会议成果,并对未来李杜研究及青年学者的成长提出了展望。

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长丁颖在致闭幕词时特别赞扬了青年学子展现的学术热情与扎实功底,强调他们是李杜研究薪火相传的关键力量,并期待大家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次会议是全国李杜研究领域,特别是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深化李杜研究、促进学术传承与创新、加强全国相关领域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平台,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