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记者 岳依桐)由四川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指导、绵阳市博物馆主办的“守正创新·融通共进——四川省中小博物馆能力提升学术研讨会”10日在绵阳市落幕,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共谋四川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中小博物馆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索,到数智如何赋能文物保护利用的传承与创新,再到中小博物馆体系建设和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为期两天的研讨会特别设置了主旨发言与案例分享等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展览策划、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考古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探索等话题展开探讨。
四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濮新表示,中小博物馆要立足“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社会参与,加强区域联动与资源共享,以高质量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四川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就推动全省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深化“博物馆+”融合;强化协同发展,通过“大馆带小馆”及跨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突出特色引领,因地制宜落实“一馆一策”;夯实人才根基,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并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文物保护、研究与展示水平,共同开创四川中小博物馆发展新局面。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绵阳工作站”授牌仪式。该工作站将着力建设成为区域性技术研发中心,针对四川地区特色文物的保护难题开展专项攻关;构建人才培养新高地,通过“导师工作室”“技术特训营”等方式,为四川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大型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创新要素的开放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