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2025“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10月18日 12: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2025“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研讨会17日在成都召开。来自海内外近70位出版发行领域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一线编辑、版贸人员围绕“出版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与挑战”展开研讨,旨在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出版互鉴合作交流,讲好共建“一带一路”出版故事。

图为活动现场。 新华文轩 供图

  在活动现场,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百年变局之下,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已成为维系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出版作为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跨越山海、联结人心,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愿全球同仁并肩携手,汇聚智慧,深化合作,共同谱写文明互鉴的崭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持久的出版力量。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谢刚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依托渠道建设、中国期刊本土化出版、国际数字平台协同建设和文化交流活动创新的经验办法,该公司将持续助力中国主题出版物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发行提质增效。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李朋义表示,“中外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形成了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互译体系,最近又扩展到了智利等拉美国家,正以一个蓬蓬勃勃发展的势头配合“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发展进程。做好“经典互译”,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我们这一代出版人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云南大学南亚系主任、尼泊尔研究中心主任王宗介绍了中国与尼泊尔文明互鉴的历史底蕴和当代经验。他通过讲述中尼两国千年文脉的交融和考古发现的重要史料,详细论证了中尼出版合作的重要意义,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尼经典著作互译项目图书让两国读者在历史传承、文化精髓、自然风貌的相互借鉴中深化理解、增进友谊。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分享了他学习中医与中华文化、翻译典籍的亲身经历。从一名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学士到中医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再到中伊文化交流领域专家,他通过研读两国文化、历史、政治领域文献发现了两大文明之间的思想共通之处。他呼吁海内外文化工作者增进彼此理解,同心协力应对共同的挑战,持续推动文明互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