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3日电 (吴先军)2022年以来,泸州泸县高度重视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激发商会活力、高效政务服务、提供金融法律支持等一系列举措,推动非公企业不断壮大,培育出多家高精尖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助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
泸县坚持党政合力,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开展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创新示范工作建设的总体方案》,坚持每年举行泸县籍企业家座谈会、统战部长与企业家“面对面+键对键”座谈会,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泸县坚持商会发力,选优培强县工商联(总商会)干部队伍,集聚商会会员2203名。与七个直属商会、十八个异地商会、二十个镇级商会共同发力,共建共享“产业、资金、人才”回引平台30个、驻外人才工作站9个,凝聚强大商会力量。泸县龙城商会创建成全国“四好商会”。
泸县坚持各界聚力,2023年全县16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32家非公企业参与,产业投资171.6亿元。推荐优秀非公企业家188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力宣传非公企业家在公益事业中的先进事迹,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2022年3月31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园区统战暨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工作现场会在泸县召开。泸县现场交流了园区统战工作与服务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工作经验。从非公企业入手,构建各种有利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
泸县构建系统高效的政策扶持机制,出台《泸县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泸县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条》《泸县惠企政策汇编》等政策文本,近三年累计兑现各类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7亿元,2023年减税降费及退税9.6亿元,惠及企业8.3万户(次)。
2023年6月,四川泸县3家非公企业成功入围四川省“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名单和储备企业名单,多家非公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泸县构建延链强链的产业帮扶机制,围绕现代医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前沿产业,构建以“链长统筹、部门牵头、专班服务”的产业生态链体系。2023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83.6亿元。
“24条政策清晰明了,一张小卡片让我弄懂了政府的助企纾困政策,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2022年6月,泸县深入非公企业发放“四川省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得到一致好评。
泸县构建助企纾困的闭环处理机制,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工作落实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困难找工商联”助力“两个健康”优质服务行动方案》,建立服务泸商“数字快车”“直通快车”等11项举措,打通服务“两个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8月16日,泸县召开贯彻落实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1+2”政策体系工作推进会。服务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底线。只有优化服务,营造良好氛围,才能真正推动非公经济“两个健康”走深走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泸县优化政务服务,推广政务服务“码上办”,推出152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码通”。“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西南五省通办”各有侧重,获评四川省“川渝通办”优质窗口,创成四川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县。
2023年5月30日,四川泸县成功举办“金融好服务助力大发展”专场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和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泸县优化金融服务,建立金融联席会议制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居四川省前列。建立泸县信贷风险基金“龙城兴园贷”,推进“酒城同心·金融速贷”,开展“泸质贷”试点推广,累计为50余家非公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近13亿元。
泸县优化法治服务,多部门联合行动、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织密织牢非公企业合规经营、合法权益维护的“防护网”。建立泸县建筑法律服务中心、非公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非公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等,创成首批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非公经济的作用发挥。只有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非公企业体量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作用不断彰显,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泸县积极探索非公经济“两个健康”新样板,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壮大发展了新质生产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