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 (唐倩 胡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月”的尾音刚落,恒丰银行成都分行的金融知识课堂已开始了今年第四个月的普及旅程。第一堂课,便聚焦于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最为关切的人民币知识。
清明节期间,恒丰银行成都分行重点针对售卖祭祀用品的商户,派出14支金融知识科普小分队,分赴市内7个行政区域宣讲人民币图样相关知识。“仿造人民币式样,或者使用人民币面额数字、花卉等局部图案,都是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行为。”分行员工郑重提醒商户,“销售这类用品就是违法行为,将会按照法律法规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面对前来选购祭祀用品的市民,分行也一并送出人民币知识宣传折页,提示群众一定要注意甄别,不购买、不使用含人民币图样的祭祀用品。
面对老人使用现金被拒的现象,恒丰银行成都簇桥小微支行专门为周边社区老人们举办了一场知识讲座。该场讲座向习惯传统支付方式的老人们传达:“任何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都是违法违规行为。如果您遇到了这种情况,要注意留好证据,通过12363热线电话举报,或者向周边银行寻求帮助。”支行员工还介绍,为了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使用现金的合法权益,恒丰银行成都分行已在开户流程中加入《不拒收现金承诺书》的双向签署环节,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满足公众多层次的支付需求。
恒丰银行成都郫都支行主办了一场“反假知识进校园”的活动,近200名师生踊跃参与。通过有奖知识问答、防伪特征讲解、实物演示等方式,师生们纷纷表示辨识人民币真伪不再是“雾里看花”。“这个活动太好了,让我学习了很多的金融知识,原来一张钞票上居然包含这么多的防伪知识啊。”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防伪知识竞答的李同学表示。
据了解,这堂“人民币防伪认知课程”同样也在双流区蛟龙港农贸市场、青羊区地铁沿线商圈等陆续开展,为更多亟需掌握人民币防伪、辨伪知识的个体工商户们送上金融知识这枚清晰实用的“放大镜”。(完)